260-查探与论战(3 / 4)

秋节,几个人兴冲冲的讨论着怎么过节,怎么去玩耍,怎么叫几个小娘子。

听到这些,甄武和张玉眼中皆是露出了狂喜。

张玉第一时间手指沾了酒水,在桌上写下‘雄县可攻’,甄武看到后一手抹掉,郑重的对着张玉点了点头。

有些事情必须要亲眼看看,比如说雄县军卒的状态,军纪,以及心态,这些东西在军报上是看不到的,而且打仗并不是下棋,对方走错一步,自己就能按规矩吃掉他们一个棋子,因为两军对垒时,即便自己走到绝路,可如果士气高昂,破釜沉舟下,依然可以赢的酣畅淋漓。

这些东西说起来虽然很玄,但是真正打起仗来,往往就是这些东西影响着胜负。

现下甄武两人听闻雄县兵卒的对话,显然对方心有大意,并未做好血战的准备。

饭店里并不是说话的地方,甄武两人简单的做了一个交流后,各自又开始静心去听周围人的言论,吃完饭后,俩人又在城中转了一会儿,着重看了看各处军卒的神态后,两人看了看时间,这才从另外的城门出去,返回涿州城。

等他们一路快马回到涿州城后,两人都没有耽搁,直接去找了朱棣。

朱棣有些吃惊两人的装扮,不过在听到两人说暗查了一下雄县后,朱棣立刻也正视起来,连忙问道:“雄县的情况怎么样?你们看咱们有没有机会。”

甄武激动道:“有,而且机会很大,整个雄县城防虽说被杨松安排的滴水不漏,可所有士卒心有傲慢,且纪律松散,只要豁出去血战…”

说到这里,甄武突然反应过来,看了一眼张玉,笑道:“还是你来说吧。”

此去雄县,是张玉提议去的,甄武若是竹筒倒豆子说了个干净,倒显得他无比重要,这么做未免有些不妥,虽然张玉可能不在乎,但是甄武也不能这么做,毕竟人与人交往之中,常常就是因为一些小事积累出间隙。

张玉笑着没好气的摇了摇头,心中明白甄武的意思,觉得甄武有些多心,但甄武的这个做法,确实让他心里舒服很多,只念叨甄武敞亮,是个可交的朋友。

随后,张玉把他们在雄县的所闻所见一一说给了朱棣。

朱棣听的陷入沉思。

张玉这时又语出惊人:“我们在涿州休整已有几日,也该南下进攻了,杨松潘忠如今扼守我等南下之路,不擒之,留他们作甚?总之一句话,阻我等路者,杀无赦。”

他的语气中透着无尽的锋芒,彷佛锐不可挡。

甄武有些吃惊的看向张玉,这就是格局吗?!

要知道当下局势,西有真定耿炳文三十万军马,东有河间府徐凯的十万大军。

这般情况下,张玉心中彷佛想的从来不是怎么防守住这两路兵马,整个人还在满心思的想着怎么南下打到南京城。

防守?

不!

要进攻!

这好像才是为将者,应该有的胆魄和胸襟。

甄武心有感触,战斗自从开启后,只有两种结局,要么北平城被朝廷攻破,要么就是南京城被他们功破,没有第三种可能。

为将者心中若是没有必破南京城的信念,兵卒又何来的悍勇无畏。

朱棣心中彷佛也被张玉的这句话所触动,他看向甄武。

甄武点头道:“殿下,咱们南下就是要来打仗的,是要去南京城清君侧的,自然不能只想着守在涿州城,更何况徐凯扔给杨松潘忠两万人做先锋,咱们不先吃掉他们,也太对不起他们了。”

顿了一下,甄武接着说道:“战事从全局来看,南军不仅有大明几乎所有州府做后盾,还集结了不下四十万大军,而我们只有北平,永平等地,兵马也只有扣扣索索挤出来的七万大军,好像看上去不堪一击,但是战事不能永远只看全局,我们必须要去争取和积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