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陆权和海权(3 / 4)

。”

这话让朱棣听的,真是如盛夏饮冰一般舒畅,不过朱棣还是脸色一板道:“你看看你满嘴说的都是什么话,什么利益,什么盆满钵满的,还有没有一点国公的样子,老子虽然是想组织船队下西洋,但那是为了宣扬威德,教化域外之民,让其感念王化,别把老子的事说的那么市侩。”

“啊,对对对,陛下说的对。”甄武懒得反驳朱棣,宣扬威德至于让郑和七次下西洋?显摆国力有瘾?幼稚不幼稚。

朱棣没在意甄武的语调,转而说道:“不过,有一件事你说的不错,沿海的士绅大族定然会阻拦朕,而沿海地区偏偏是最为富饶之地,一旦动荡容易让整个国力受损,所以直接铁血镇压有些不妥,没必要现在就和他们硬砰硬,回头有的是机会整治他们。”

“那陛下打算怎么做?”甄武问道。

朱棣看着甄武笑了起来道:“朕老早就想排上一出戏码给百官都瞧一瞧,好让他们都闭上反对的嘴,只不过你一直不回来,这主要的配角不好找,眼下你终于回来了,老子的戏总算能上演了。”

“戏?”甄武问道。

朱棣点了点头道:“具体的不和你多说了,等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至于你怎么配合,估计难不住你,到时候你自然清楚。”

甄武有点无语,这把他当什么了。

不过甄武也没多问,想必无非是朱棣打算在安南胡氏之上大做文章。

随后,甄武见朱棣不打算再多聊了,便从袖中掏出那封奏折,递给了朱棣,并且脸色突然郑重起来道:“陛下,这是臣用时两年所写成的,其中皆是臣对大明未来的看法,还望陛下细细研读,从此重视海权之路。”

朱棣见甄武这么认真,接过奏折细细看了起来。

他看了几眼后,有些震惊的抬头看了看甄武,随后再次低头认真的看了起来,关于南洋贸易之事,在朱棣心中只是有利可图,可他却从没有进而思索过,这代表着什么,但是现在他看着甄武总结归纳成册的话语,突然备受感触。

他早就知道甄武是个可文可武,眼光超前的人,可没想到甄武竟能有这般见识。

好似甄武从来没有把眼光放在国内一般。

着眼就是未来和世界。

这完全是国家发展的一大良策。

朱棣渐渐的看入神了,同时脑海中举一反三的想着,并且时不时从甄武奏折中所写的延伸出去思考事情,就这么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当朱棣发觉眼睛酸楚后,已经到了正午。

他揉了揉眼睛,看到甄武一直等在一旁,心中有些不好意思,他连忙对着甄武道:“今儿就先到这里,等回头有什么事,我再召你过来商议,你先回去吧。”

甄武对等待这么长时间,其实并不觉得累,反而因为朱棣重视奏折而觉得心中宽慰,所以当朱棣让他回去时,甄武也心满意足的俯身应是。

等到甄武从皇宫中出来,他冲着阳光笑了起来。

也许古时君王,只有朱棣这个雄才大略的,才敢在海洋上锐意进取。

当大明有了上层战略的倾向,国内对于舟船,远航等各种技术,自然会如烟花一般,蓬勃绽放。

而这个时候,甄武的家中,五妹正哭的梨花带雨的和朱玉英诉着委屈。

“嫂嫂你说我家容易吗,我公公去世都这般久了,可我公公的爵位迟迟不让我家那口子袭,当初册封靖难功臣时,陛下可亲口说了是世袭罔替的,但现在算怎么回事,以往我只当朝廷事多,无暇处理这些事,可前两个月,陛下让都督府商议有没有漏封的,又商议出十一人具得了册封,这次人员里,丘松可是袭了淇国公的爵位,可为什么我家那口子偏偏袭不得,为这事我家那口子还去找汉王殿下,可汉王还冷嘲热讽的给了我那口子一肚子气受,汉王就一点不念幼时的情分,我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