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的庆忌,就搭乘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轻车简从,在金陵城内外视察了一遍。
越发老弱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再允许庆忌远行,只能是待在国都附近体察民情了。
已经被立为皇太孙的吴基,则是陪在了庆忌的身边。
「这是谁的府邸?何以这般热闹?」
庆忌掀开马车的帘子,看见街道的一侧,停靠着不少的车马,以及一些随从还坐在上边,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
「皇祖父,这是中书令曾参的府邸。这些车马,还有络绎不绝进入府上的人,大概都是前来拜谒曾参的士子。」
吴基回答道:「皇祖父近日让父亲负责选拔朝臣官吏赴任之事,他们大概是想到曾参这里,请他给个方便。」
「……」
庆忌沉默了一下后,看着门庭若市的「曾府」,不禁眉头一皱,道:「曾参敢结党营私?」
「不敢说是结党营私,他们大多是曾参的弟子,或是孔夫子的门生,曾参的同门。这些儒家士子只是来拜会曾参,并不会贿赂什么,曾参为人清正廉洁,也不会收受贿赂……」
话是这么说,但庆忌的心里终究是不舒服。
曾参的为人庆忌信得过,只是这种不良风气势必会让日后的大吴官场陷入「任人唯亲」的局面。
跟汉魏乃至于两晋南北朝一般,形成士族门阀垄断朝堂地方,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格局吗?
现在,大吴本土就已经有这种苗头了。
贪官污吏还少,土地兼并问题还没有凸显出来,人们还是崇尚德行,严于律己,只是这种不良风气还是会导致大吴走向另一个极端。
虽说大吴现在已经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全民免费教育,人才都是国家培养出来,但他们要当官的话,还是「察举制」,必须先「拜山头」!
跟当朝大臣混个脸熟!
这好吗?
不好。
私门之恩若大于国恩,日后大吴一定会出现向汉朝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那样的「四世三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