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造假的证据?”
“这个倒是不清楚。”武媚娘轻轻摇了摇臻首:“不过,听说御史台已经派人去刑部了,应该是真的查出了些什么东西。”
李乾却突然皱了皱眉:“有点早了……”
两女纷纷一怔:“什么早了?陛下?”
“若他日后带着证据回来,那时候高士廉大概已经出京,前往陇西了,蔡卞也去了刑部,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李乾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可现在还没彻底定下来,若宋昪被御史们为难,蔡京他们难免要在高士廉之事上生些波折,以此要挟朕饶过宋昪……”
他想了片刻,转身望向老太监:“你让人去告诉高士廉,让他尽快安排好刑部事宜,抽出身来,最好明天后天就能走。”
“也去吏部催一下,让他们尽快把就任文书赶出来。”
“是,陛下。”老太监领了命,美滋滋地就走了。
要是明天就能走,怎么也得来个陛辞吧?
到时候就不用去西市了!
其实不用李乾去催,秦桧早就已经关心起高士廉的调动了。
原因无他,蔡卞是要去补高士廉的刑部郎中,只有高士廉走了,他才能离推官之位,去刑部就任。
如今距离周磊过堂只剩四天时间,若这几天不能尽快完成这两人的调动,那到时候过堂还是得蔡卞这个推官来!
那这一切不就白布置了吗?
是以,中书省早就拟好了这两人的调动诏书,在吏部过了一夜也走完了流程,今日一大早便送到了两人家里。
蔡卞的宅子就在蔡京府邸旁边,青砖黑瓦的四进府邸,在正常官员中算得上是比较阔气了,可与一旁占地连绵的蔡京府邸比起来就显得灰头土脸的,像一疙瘩小煤块。
接到就任诏书之后的蔡卞并没有多惊喜,毕竟京兆伊王缙就是正三品的官,无论朝会还是廷议都能参与。
昨日廷议结果一出,王缙就差人来告诉他了。
“恭喜二叔,贺喜二叔高升!”
蔡攸嬉皮笑脸地跑上来道喜:“二叔升迁之喜,不如赏两块喜糖,让侄子我也沾点喜气?”
“没有喜糖,赏你两枚喜钱吧。”
蔡卞随手从袖子里掏出两文钱扔给他,蔡攸却如获至宝,美滋滋地收了起来。
“二叔,我爹请您去家里坐坐呢!”
蔡卞面上本来还带着淡淡的微笑,可听到这话后,脸直接拉下来了:“不去。”
蔡攸急忙凑过来劝道:“二叔,您是刑部司官,我爹是堂官,哪有司官跟自家堂官过不去的?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更何况你们还是亲兄弟!”
在六部中,尚书、侍郎被称为堂官,而郎中、员外郎则是司官。
“就算您今儿个不去,改日去刑部上任的时候,总是要相见的吧?”
蔡卞还是冷硬地摇了摇头,转身向堂屋走去。
蔡攸见他这样,面上闪过一抹狐疑,快步跟了上去,试探着道:“二叔,小侄之前听过一些传言,不知是真是假。”
“有人说,几年前您被贬官儿,就是我爹暗中做的,这事儿……”
蔡卞脚下一顿,接着向前走去:“大人的事儿,晚辈少打听。”
蔡攸面上一怔:“那就是真的了?”
蔡卞却不理会他,继续向前走。
蔡攸望着他的背影,怔神片刻,也不再相劝,而是低着头,转身走出了“小蔡府”,向隔壁的“大蔡府”走回去……
蔡卞这边接到了调令,只是觉得平常。
但另一边的高士廉一接到调令,便急匆匆地出了门,踏上了前往皇城的路。
马车里,高士廉一身青色官袍,打开车窗,怔怔地望着窗外京城里繁华熟悉的景象,目中还带着几许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