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出宫行之李老爷,小魏和小布(8 / 9)

的“宰辅之才”四个字,早就激动的不行了:“蒙陛下如此看重,要是他不愿意去,臣就是绑也要把他绑去陇西!”

“哈哈!”

李乾轻声笑了笑:“你也得征求他的意见不成?不要太强权嘛!”

“若他愿意去,到了陇西遇到什么事儿,你要多与他说一说,让他也帮你出出点子,多给他一点锻炼的机会。”

“是,陛下。”高士廉强压下激动的心情,急忙应声。

“对了。”

李乾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辅机是不是还打算去考加明年的小三关?”

所谓小三关,是指科举中的县试、府试、院试,考过前两关便是童生,考过院试便可录取为生员,也就是所谓的秀才。

一般情况下县试是在年初二月份举行,但若碰到特殊情况,县内也可稍作延期,但要保证在四月府试之前放榜,让被录的考生得以参加府试。

高士廉却回道:“陛下,待明年县试之时,臣便让他在陇西郡考吧。”

由于有诸侯国的关系,大乾的科举考试不限制考生籍贯,在各地按比例录取考生。

若必须要在原籍考,那诸侯国的考生们岂不是都没法在朝廷境内科举了?这对朝廷来说绝对无法接受。

“好。”

李乾微微点头,望着高士廉笑着道:“不过以后的事儿谁又能说得准呢?到时候你可能已经不在陇西了。”

“啊?”

高士廉一脸愕然地抬起头:“陛下……”

“你要安安稳稳地把陇西的乱子平息下来,让朝堂诸公看到你的能力,知道你是个可靠的人。”

李乾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不用什么太亮眼的功绩,也不要太剑走偏锋,只要足够可靠就够了。”

高士廉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什么,激动的又要起身,但又被李乾按了回去:“但你也不用太着急,心急则出错,三个月之内把乱子平了就可以,事情要办的安稳。”

“是,陛下。”

高士廉强压着心中激动,应下来:“臣一定让陇西尽快平定下来。”

他接低头着道:“昨日廷议结束后,大司寇还特地召见过臣,说了陇西的事。”

大司寇便是刑部尚书的别称,要不是李乾有点文化,还真听不出来。

“蔡京?”

李乾既意外,也不意外:“他说了什么?”

高士廉想也不想便直接开口道:“大司寇说,臣这次去陇西,当务之急就是先把府兵们遣返,让他们再回去务农,趁此期间修缮府兵大营。”

“他还说有他照应着,臣在陇西定然不会遇到麻烦,让臣尽快把陇西稳定下来,不要再起波折了。”

李乾眯着眼睛,轻轻点了点头。

这话里威胁的意思很满嘛,要是没有他蔡京照应,在陇西岂不是事事不顺。

“你是刑部出身的人,在陇西大概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李乾沉吟了片刻,还是对高士廉道:“你也不用主动去找蔡京那些党羽的麻烦,挑起波折,你只要记住谁和蔡京亲近即可,后面的事朕再安排。”

“是,陛下。”高士廉当即应声。

李乾笑望着他:“至于如何解决常平仓的事,你可以回去和辅机商量一下,但最好不要抱着向朝廷要钱粮的想法。”

“就算是朕,也不见得能从严相手里抠出银子来。”

高士廉脸色一苦,但还是坚定地应了下来。

李乾也没指望他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又笑着道:“也不用太紧张嘛,朕再告诉你个法子,不过用的时候可要谨慎。”

高士廉一怔,急忙起身:“恭请陛下圣训。”

李乾对他附耳轻轻说了几句,高士廉眼睛一亮,但又有几分迟疑:“陛下,这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