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金玉振声(2 / 3)

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一段便是传扬在大街小巷中的无名氏之作。

李长歌微微一顿,接着朗声诵道:“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众学子神情一变,不约而同地轻咦出声。

他真的开始续作?

郑督学也是微感不妙,心中暗道他虽然能续写一段,但绝不可能写完,越续写下去,才思便会越枯竭,越往后难度越大!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李长歌的声音洪亮,便如同唱歌一般,美妙的句子一句句传出,众学子脸上的神色也由担忧转变为吃惊。

好几个学子、老师反应过来拿着笔迅速在纸上书写着,越写便越是激动。

很快一东韵已经续完,李长歌不假思索,接着便道:“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众人越听越是发呆,目光紧紧注视着李长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做到了二冬韵。

郑督学等人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心中暗暗诅咒李长歌才思枯竭。

二冬过后,李长歌语速加快,声音琅琅,如同歌声,很快便诵到了十五删。

“兴对废,附对攀,露草对霜菅,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山垒垒,水潺潺,奉璧对探镮。驴困客方经灞水,鸡鸣人已出函关。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

众人呆呆的看着李长歌,脸上充满着不可置信的神色。

尤其是郑督学、万兵曹、宋微、霍连城等人更是满脸的呆滞,满脑子空白,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李长歌竟然真的能续写那无名氏的作品,而且毫无阻塞,一路续到上平的最后一个韵部。

出口成章已经算是才子,然而出口成书的算什么?绝对是天才当中的天才!

这样的人只要给他发展空间,将来最少也是个高品小说家!

而那些拿笔记录的学子们悠然神往,如饮醇醪,甚至忍不住跟着低声念了起来。

这些句子有的骈俪有的通俗,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皆是声韵协调,琅琅上口,最恐怖的是这些句子包罗了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物!

李长歌很快就诵到了下平一先,声音就如音乐环绕着文府,而就在此时,文府中的金玉瓷器竟然微微震动起来,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些金玉瓷器发出的声音非但没有成为噪音,反而变成李长歌的伴奏,化作美好的乐曲笼罩着文府。

学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看向李长歌的眼神更是如同在看一个妖孽。

“绝世天骄!”

一时之间,很多人脑海中不禁闪过这个词。

李长歌并不知道学子们对他的误解,他对着脑海中的《声律启蒙》迅速的念诵着,读得口干舌燥,只是觉得这《声律启蒙》实在是写得太长了。

等到李长歌诵到十一尤时,郑督学等人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软瘫在地上,脸上惨白无色!

谁能想到这个李长歌竟然真的能续写完无名氏之作,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妖孽?

万兵曹心中更是后悔不已,自己明明见识过李长歌临场作文的才能,却还要害他,现在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霍连城窃文必死无疑,自己为他做伪证,官位也必定保不住,恐怕还会有牢狱之灾!

他看向霍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