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进京(2 / 2)

”鹦鹉很大度的对他说,“我是一只鹦鹉,要这虚名无用。”

“多谢神使大人!”徐清风感激的说道。

把这一阕词背下来后,他就跟着同伴们一起去参加那一场元宵诗会了。

柳青也跟着过去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跟过去看个热闹还是可以的。

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元宵诗会竟然是在县城最大的青楼举行的。

参加元宵诗会的文人不少,光举人就有近百名。

属于这个县的举人就那么四五个,其余都是进京赶考路过这里的。

主持诗会的是当地一个六十多岁的进士,曾经做过正四品的知府,不过现在已经致仕,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名望。

那一场元宵诗会一直进行到大半夜,徐清风拿出那一阕抄来的《青玉案.元夕》,没有任何意外的成为了这一场诗会的魁首,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

给他的奖励就是,和这座青楼的花魁共度春宵。

柳青并没有等到结果出来,就连夜顺着官道去了京城。

就在这一次的元宵诗会上,他听到了一个消息——这一次春闱的主考官已经定下来了,是礼部的左侍郎崔浩。

三场考试的题目就由这一位崔侍郎定下来。

柳青就是想去看一看能不能从崔侍郎这里弄到会试的题目。

只要能够搞到会试的题目,以徐清风的水平,提前几天做功课,还是有能力通过会试的。

会试之后,就是殿试,那就不用猜主考官是谁了。

殿试的主考官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

殿试合格,那就是进士,成绩差一点的外放做地方官,成绩好的留在京城做京官。

当了进士,只要愿意,就可以做官。

柳青知道徐清风很难信任自己,但他还是希望完成和徐清风的那一笔交易,帮助对方考上进士,然后借助对方的权力扩展他的香火信仰。

柳青从来没有去过京城,但看过大乾的地图,知道大概的方向。

循着官道往北而行就是了。

他现在的神力已非当初可比,飞行的速度很快,顺着官道往北飞行,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来到了一座巍峨大城上空。

这一天正是元宵佳节,所有的城池都会取消宵禁,所有人都可以在晚上出门活动。

虽然已经是大半夜,但还是有着很多观花灯的,街道上行人还很多。

柳青飞临这一座大城上空时,就看到城池中灯火璀璨,灿若星河。

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个世界的夜晚看到这种繁华的景象。

这一座大城,就是大乾的京城。

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