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仍留一箭定邙山(3 / 4)

,刘备破曹操,南巡豫州,在颍川逗留,曾见陈纪,征辟其父子叔侄三人,被陈纪婉言拒绝。

这次再见,陈纪态度大为松动,道:“某老朽不堪,难为将军效力,犬子群,侄子忠,略通文理,将军可考察一二。”

刘备大喜,当即征陈纪陈元方之子陈群为立法部士司从事,征陈谌陈季方之子陈忠为政务部礼司从事。

刘备在陈群、陈忠引领下,西行至邻县颍阴,登门拜访荀攸,请他出山。

荀攸此前拒绝刘备的话是心乱智昏难以为刘备效力,这次仍旧以此为辞。

刘备道:“若身有疾,则应以药医,华元化医术通神,可为君调理;

若心有疾,则应以心医,天下分崩,百姓离乱,正英雄展才施智之时,此必可疗君之心疾。”

刘晔亦劝道:“左将军宽宏仁厚,纳谏如流,乃有高祖之风,光武之器,复兴汉室者必刘公也。公一身才华,藏之乡野,诚可惜也。愿公慎思之。”

荀攸不答。

刘备道:“不可相强。”恭敬告辞而去。

但并不离开,就将左将军行辕设在颍阴,五州之地各种消息、文书,雪片般飞来。颍阴顿时成为天下瞩目之地。

陈留太守张邈,在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亲自出郡,到颍阴拜见刘备。

刘备与其握手寒暄,将他引入上座,执礼甚恭。

此君虽然能力不高,但垂名士林,号为长者,又主动来投,不可怠慢。

张邈本是慑于关羽等军事压力,不得已而来,心中忐忑难安,见刘备如此敬重,顿时放下心来。

刘备遂迁张邈为东海相,表其弟张超为梁国相,其余陈留文武各量才择用,拔擢贤能,黜退庸踱,陈留上下皆服。

原东海相王修调任陈留太守,原梁国相徐奕调任济阴太守。

奋武中郎将鲁肃、兖州左军守中郎将雷升、兖州中军守中郎将武周,驻兵孟津、延津一线,呼应麴义。三军由鲁肃节制。雷升原为摧锋军校尉,武周原为陷阵军参军,一为猛将,一为智将。

又调拨匠器营新制造出来的强弩一千张给鲁肃。

鲁肃体貌魁伟,性情豪爽,忠厚大度,深得将士爱戴。

他派人送信给麴义,得其允许后,亲自带护卫数十人,涉黄河北上,见麴义于修武。

麴义刚挫败袁绍,意得志满,得意洋洋。

鲁肃正色谏之。

麴义十分欣赏鲁肃,道:“子敬,君既文且武,如今在左将军处大材小用,不如引兵至河内?

某可表君为奋武将军。君与某共击袁本初,裂冀州而分之,不亦可乎?

成则裂土封疆,跃为诸侯,远胜于寄人篱下也!”

鲁肃正色道:“将军慎言。刘公对某有知遇之恩,相待至厚,非寻常之主可比,岂能背之?”

麴义叹道:“君逢明主,某则所托非人。先有韩文节,轻视英雄,不知重用,又有袁本初,妒贤嫉能,图谋杀害。某不得不背耳。”

麴义有点担心被鲁肃看轻,下意识地做一番解释。

鲁肃是个忠厚人,不会对人短处穷追猛打,点头道:“遇合由天不由人。若非遇到刘公,某亦不知身在何处。”

麴义猛点头,大起知己之感,两人举觞尽欢,终日方罢。

盘桓数日后,鲁肃告辞。

麴义赠送强弩十张。鲁肃还以宝刀十把。

依依惜别。

麴义送走鲁肃,回帐叹道:“此方是英雄,文丑之辈又何足论?”

程昱道:“将军若破袁绍,刘玄德乃是大敌。将军欣赏鲁肃,为何不将其留下?既去刘玄德一臂,又增将军之力。”

麴义突然把眼睛竖起,瞪视程昱道:“君虽有智,却不必把所有人都当痴愚!若再生歹心,当心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