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公明奔袭雁门(2 / 3)

数十人,深入太行山中,去寻张燕。

张燕与袁绍议和后,一直在诸山谷中潜伏,休养生息。

曹操入并州时,曾派使者见张燕,说其来投。

张燕好言谢之,但并未答应。

张燕并无割据为王之野心,只想投得明主,长保富贵。

如袁绍,张燕认为其并非明主,故不愿投。

如曹操,虽明略极优,然新失根基,复起不易,尤其是在被雄踞四州的刘玄德刻意针对之下。也不可贸然投靠。

天子被害,群雄兼并,第一个被盯上的乃是河内张杨,低调的张燕则被放过了。

为稳固后方,刘备表田豫为河东太守。

安邑残破,田豫驻兵临汾。

以马超、胡才俘虏为主,设立河东兵,计五千五百人,以孙观为中郎将领之,隶属田豫。

撼山军和厉锋军也归田豫节制。

以贾逵为典农校尉,领其余俘虏在安邑、闻喜间屯田。

从河南调苏则为司盐校尉,负责盐务。

调张既为冶金校尉,负责铜矿、铁矿开采事宜。

安顿好后路,刘备继续率军北上。

沮授付出无数条性命,终于攻破天井关。

袁绍将士愤怒,将残余守兵部斩杀。沮授不能禁止。

程昱不知所踪。

吕翔从濩泽派亲兵报告端氏和阳阿为刘备所据,问是否要举兵攻打。

沮授斥道:“麴义未破,心腹之患未除,哪有暇与刘备交恶?

若吕君行动迅速,怎么如此被动?”

命吕翔坚守濩泽,广派斥候打探刘曹战事及河东守兵情况。

沮授率主力南下,急扑沁水、野王。

鲁肃一直派细作深入河内收集情报,但沮授保密做得极好,骤然发动雷霆一击。

鲁肃得到消息时,沮授正猛攻天井关,鲁肃急率兵北渡黄河。

驰援天井关已来不及,沮授南入河内已成定局。

鲁肃若迎击沮授,则东西两线都不如袁兵实力强,于局势无补。

鲁肃派使者说麴义西上,麴义不从。

鲁肃只得先东下与麴义会于怀县,合兵近四万人,对麴义道:“宜趁夜弃怀县,急赴野王,邀击沮授于沁水,然后据城与袁绍相持。

否则被沮授夺取后方,两下夹击,军心必乱。”

麴义却不能决。

他对袁绍并不畏惧,哪怕袁绍领着七万大军。

对沮授却有些惧怕。

沮授富有谋略,深通兵法,藏身如在九地之下,攻敌如于九天之上,在扫黑山、擒公孙、破田豫历次战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人又威严肃穆,性情严厉,诸将皆畏之。

麴义道:“沮授挟攻破上党之大胜而来,其锋恐不能当。

袁绍宽懦无计,不如设伏以待之。

若破袁绍,沮授亦将兵溃矣。”

鲁肃道:“袁绍有兵七万,田丰、郭图皆智谋之士,而为之谋;

蒋奇、严敬皆勇武之辈,而为之将;

驱燕代虎狼之卒,操河朔兵戈之利;

兵雄将广,主将用兵谨慎,不易破也。

若逡巡不去,必为之擒。”

麴义听了不乐道:“我有强弩千张,公孙瓒骑兵何其勇锐,而为我所破,君之同僚张翼德亦曾为我所败!

袁绍兵虽众,又能奈我何?

君若畏惧袁绍大军,可自去。

君若不畏惧,当与我共破之!”

鲁肃不得已,与麴义共商设伏之计。刘备还在河东北部与曹操恶战,鲁肃决不能让袁绍腾出手来,麴义必须得保。

回己军大营,鲁肃叹息不已。兖州左军中郎将雷升道:“子敬何必发愁?麴义既如此不识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