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尔玉便赶紧递上热毛巾。
多尔衮拿热毛巾擦了擦嘴,幽幽说道:“索尼和遏必隆是两黄旗的重臣,率军离京之前见见皇帝也是应该,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主子说的是。”曹尔玉道,“确是奴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你们汉人哪,就这点不好,喜欢党争。”多尔衮言有所指的说道,“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境遇之下,都始终忘不了排斥异己。”
“主子明鉴,这确是汉人的劣根性。”曹尔玉深表认同。
“相比之下,满人就比汉人更团结,所以才能得以入关,定鼎天下。”
“定鼎天下?”曹尔玉的这一句话,却又勾起了多尔衮的重重心事,“曹尔玉,你就别往朕脸上贴金了,现在不要说定鼎天下,能不能守住黄河以北半壁江山都还不知道,当今的局势真的很严峻,远比你想象中更严峻。”
曹尔玉却是异乎寻常的坚定:“主子,南明气数已尽,大清代明乃是天命所归,所以主子大可不必忧虑,此番战端一开,我大清兵定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崇祯虽然处心积虑横征暴敛,却终究难逃败亡之结局。”try{ggauto();} catch(ex){}
“狗奴才,嘴巴是真的很会说。”
多尔衮忍不住笑着踹了曹尔玉一脚。
不过再把目光转向潮河方向时,多尔衮脸色又沉下来。
洪承畴啊洪承畴,朕把12万八旗汉军还有4万绿营都交给你了,也把大清的国运交到你手中,你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
洪承畴已经来到潮河河口。
看着北海浩淼无际的冰面,洪承畴突然感觉人生如梦。
六年之前,他率领白广恩、马科、杨国柱等八镇总兵,共十三万大军增援锦州,并在松山遭遇黄台吉率领的清军主力。
松锦之战,在当时几乎就是决定明清两国国运的决战。
最终明军输掉了松锦大战,他洪承畴也被迫归降清朝,不久之后祖大寿也降清,三年之后伪顺军攻占北京,李顺代明。
如果不是崇祯在危急时刻煤山悟道,突然间性情大变,明朝或许早就灭亡了吧?
然而世事难料,谁也没有想到,崇祯在煤山上吊未死,却竟然悟道并脱胎换骨,在之后的四年内洗心革面,各种励精图治。
洪承畴现在想起来,都跟做梦似的。
一个皇帝,前后真的可以有这么大反差?
他实在是没办法将崇祯这几年的各种操作与之前的那个崇祯联系起来,这真的是同一个人吗?这真的是他所熟悉的那个崇祯吗?吗?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无论他信或者不信,明清两国之间似乎又要迎来国运之战。
让洪承畴感到荒诞或者说啼笑皆非的是,六年前在松山的那场国运之战,他洪承畴是明军的主帅,可六年之后即将在北海上演的这场国运之战,他却成了清军主帅,而之前效忠的皇帝崇祯,却成了他洪承畴的对手。
更荒唐的是,他洪承畴的官衔居然仍是蓟辽总督加兵部尚书,也不知道多尔衮究竟是咋想的,居然给了他一个同样的官衔。
是想讽刺他呢?还是想鞭策他?
再也没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了。
洪承畴真希望这仅只是一场噩梦。
梦醒之后,他仍还在北京的府邸里。
他仍是大明朝的蓟辽总督加兵部尚书。
“洪部堂,外边风大,还是先入帐吧。”
耳畔忽然响起孔有德的声音,也将洪承畴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
“噢,好。”洪承畴如梦方醒,赶紧向孔有德一肃手说,“平南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