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说一句,李定国并没有对大顺军下杀手,而是一直都是好吃好喝招待着。
“大西军和大顺军原本也是一家,为什么非要打生打死呢?”李定国皱着眉头说道,“两家难道就不能和平相处?”
“和平相处?幼稚。”李双喜哂然,“岂不闻一山难容二虎。”
李定国说道:“就算一山难容二虎,就算最后大西军与大顺军之间必然要分个高下,可是现在也远没到义军自相残杀的时候吧?江南半壁还有云贵两广仍在明军治下,河北更是沦于建奴铁蹄之下,此时的义军难道不应该团结一致,共抗外敌?”
“这……”李双喜被说得哑口无言,因为他也觉得李定国说的对。
李定国又道:“建奴有多难缠,你们大顺军比我们大西军更加清楚,便是明军近年来也有死灰复燃之势,所以这个时候你们大顺军与我们大西军理应摒弃成见,携手共渡时艰,等到击败了明军以及建奴,再分高下不迟。”try{ggauto();} catch(ex){}
李双喜依然是沉默,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李定国。
李定国又道:“李双喜,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在理,那就回去好好的劝劝闯王,不如趁现在两家还没有真正反目,罢兵回陕西吧,只要闯王肯罢兵回陕西,我也会尽力说服父皇,与大顺军签订和约,今后我们大西军绝不踏入汉中半步,大顺军也不能对四川有非份之想,然后你我两家就各凭本事,向东逐鹿中原。”
说到一顿,又说道:“当然了,如果闯王不肯罢兵,非要现在就与大西军分个生死,那只管放马过来,我李定国虽然年轻,能力也是极为有限,但是凭借阴平关的天险,在这里挡住你们大顺军一年半载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李双喜终于心动了:“李定国,八大王真肯罢兵言和?”
“这还有假?”李定国哼声道,“大西军与大顺军之争从一开始就是你们先挑起的,没有马科率军入川,岂会有今日之局?所以,只要闯王肯罢兵回陕,我至少有七分把握说服父皇罢兵,被抓的五千大顺军也能如数放还。”
“好,我可以回去禀报父皇。”李双喜的态度终于软化。
“但是最终如何,我不敢保证,我只能答应你会尽全力游说父皇。”
“这就足够了。”李定国欣然说,“相信闯王一定能做出正确抉择。”
……
李自成这会其实已经打算退兵了。
局面是明摆着的,继续在阴平关跟大西军耗下去不会有什么结果,只能是白白浪费宝贵的粮饷,今年关中好不容易迎来丰收,可是这几个月就浪费了不老少。
不过想到动用了十几万大军,消耗了几十万石粮食,关键还是御驾亲征,最后却落个徒劳无功,李自成还是有些不甘心。
当下李自成问参军顾君恩道:“顾君恩,真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吗?”
“圣上,真的没有别的路了。”顾君恩苦笑说,“从汉中入蜀,除了剑阁,就只有阴平古道这一条道,除此再没有别的路。”
“那些药农或者樵夫或许知道一条或者多条不为人知的小路。”
“但是这些小路只有药农或者樵夫才能走得了,大军是绝对无法通过的。”
顾君恩足智多谋,可是面对蜀道天险也是束手无策,总不能挥一挥羽扇,直接让十几万大顺军长出翅膀飞过阴平关杀到成都。
“那就算了。”李自成无奈的说道。
“不打了,遣使者跟张献忠议和吧。”
正说话间,有太监进来禀报:“陛下,太子回来了。”
“太子?”知得李双喜居然还活着,李自成先是神情一喜,但很快脸色又板下来,黑着脸说道,“他居然还有脸活着回来?朕要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