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如此,我上官婉儿能遇上他,还能侍奉他左右,岂非是前世几百年修下的福份……”
喃喃的唏嘘感慨中,上官婉儿窈窕的身影,徐步而去,消失在了重重营帐之间。
身后,徐晃深吸了一口气,掀起帐帘,心怀着复杂的情绪,步入了皇帐之中。
皇帐中,大魏之皇高坐地上,正以一种欣慰加欣赏的笑脸,迎接他的到来。
陶商这般亲切的态度,打消了徐晃不少因投降而产生的愧疚感,忙是上前几步,单膝跪伏于地,拱手道:“罪将徐晃愿归顺大魏,为大魏国效犬马之劳,还请陛下收纳。”
徐晃果然投降了,不容易啊……
陶商如获至宝一般,大笑起身,将徐晃扶了起来,抚其肩笑道:“能得公明这员大将,足抵十万雄兵啊。”
“陶下……”徐晃得到陶商这般盛赞,又是激动又是惊喜,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陶商却大度笑道:“什么也不用说了,一切尽在酒里,来,咱们今天喝他个痛快。”
陶商的大度和大度和豪气,深深的感染了徐晃,令他疑虑尽收,遂是哈哈一声豪烈大笑,便胸开胸怀,跟陶商痛饮起来。
酒过十杯,君臣间的心结尽已解开,气氛愉悦之极。
徐晃见得陶商高兴,想要开口说什么,却几次三番又犹豫不决,没有开口。
陶商看出了他有心思,便拂手笑道:“朕向来喜欢听大实话,公明有什么心事,尽管直说便是,在朕面前用不着藏着掖着。”
徐晃见状,便轻吸一口气,拱手正色道:“陛下,臣有桩难事,想请陛下答应。”
“说吧。”
徐晃便站了起来,再次跪伏于帐前,一脸慷慨,正色道:“臣归顺陛下,乃是因上官小姐开导,恍然明悟陛下乃天命之主,故臣才顺应天命,归顺陛下。只是那秦帝于臣有知遇之恩,臣也实不忍心看他身死名灭,所以斗胆想请陛下放他一条活路。”
徐晃竟然在为曹操求情!
左右尉迟恭见状,皆是脸色微微有变,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陶商,以为他会因此而生怒。
陶商却非但没有恼怒,相反脸上还浮现出了赞许之色,心中暗忖:“这个徐晃,果然是忠义之士,虽然投降了我,却不忘报知曹操的旧恩,倒也是个性情中人……”
感慨归感慨,陶商却冷冷道:“公明你不是忘恩负义之辈,自然是很好,但你也要知道,自古以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曹操既然敢自立为帝,那他跟朕之间就只有你死我活的关系。试问,如果今日形势颠倒一下,曹操会放过朕吗?”
一席话,一句反问,把徐晃问到哑口无言。
“唉——”徐晃自知陶商言之有理,自己确实没什么好抱怨的,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陶商见徐晃那副难过的样子,余心不忍,话锋缓和几分,又道:“不过,朕对曹孟德也是相当欣赏,也不是不想给他一条活路,除非他能自去帝号,归顺于朕,朕才有理由饶他一死,给他后半生一个富贵。”
此言一出,徐晃精神顿时一振,如同看到了希望一般,忙拱手道:“陛下如此气度,当真不愧是天命之主,既然如此,请陛下给臣一个去劝降秦帝的机会,也算臣最后报答秦帝对臣的知遇之恩。”
陶商就知道,这个徐晃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哪怕有一点机会,也要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
陶商便想如果不答应的话,徐晃心中总会觉的亏欠曹操,无法全心全意为自己效力,自己倒不如大方一点,给他这个机会去解这心结,成与不成,都总算是能卸下心理包袱,安心为自己效命。
思绪一转,陶商遂是大度一笑:“难得公明如此知恩图报,好吧,朕就准你所请,机会一旦成熟,朕就准你去劝降曹操。”
“多谢陛下!”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