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抢时间!(2 / 3)

三国之无限召唤 藤洛 3467 字 2024-02-09

苦着脸,点了点头。

铁木真惊的不由咋舌,堂中所有人,都惊到目瞪口呆,倒抽凉气。

这时,诸葛亮却最先平静下来,叹道:“大汗,陶贼麾下这个杨业,确实是个怪胎,臣记得先前他就有力大无穷,引水灭火的神力,没想到此人深藏不露,竟然还有金刚不坏,刀枪不入的能力,当真是个奇人。”

听罢诸葛亮所说,铁木真和孙策更加震惊。

“陶商麾下,竟然有这样的奇人,真是让本汗没想到啊!”铁木真惊叹道。

“朕几年未登大6,没想到陶贼的麾下,竟然又冒出了这样一个奇人,当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孙策也惊奇感慨不已。

两位君王尚且如此震撼,那些文臣武将又如何能平静下来,更是心神动荡,对陶商是畏惧不已。

蒙日联军上下,都弥漫起了恐惧的气息。

“大汗,我们其实也不必太过惊动,此役虽然折了数万兵马,还有一员大将,但我们依旧元气未伤,这场决战,还可能继续打下去。”

一片低落震惊的气氛中,诸葛亮却摇起羽扇,恢复了从容自信。

“那依孔明之见,我们当如何应对?”铁木真期许的目光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便不紧不慢道:“其实也很简单,本来我就不赞成周公瑾先前主动出击的计策,为今之计,我们更当吸取教训,坚决据守襄平一线,把魏军拒于辽水以西,待秋水大作,辽水泛滥,道路泥泞,魏军深陷其中之时,再动兵击不迟。”

诸葛亮的也不隐讳,直接指责了周瑜的冒进,这位美周郎心有不爽,却又不敢吱声。

“好,就这么办法,从今天起,据守辽水,不得一兵一卒过河!”铁木真拍案做出决断,又看向了孙策,寻求他的意见。

孙策还能说什么,忙点头道:“朕没有异议,就按孔明的意思去办吧。”

当下,铁木真便与孙策达成共识,各自对自己的部下传旨,继续以襄平为核为,构建严密的辽水东岸防线,任何人敢擅自渡过辽水,格杀勿论。

旨意传下,二十万蒙日联军,遂是放弃了幻想,皆龟缩在了辽水以东,等待着魏军的来临。

三天之后,四十万魏军,兵临辽水东岸。

此时已是夏末入秋,绵绵秋雨已有了迹象,从关内连接关外的滨海道,也渐渐开始出现泞泥的征兆,粮草转运方面难度开始有所增加。

为了尽早渡过辽水,众臣们建议,即刻打造船筏,强渡辽水。

陶商却拒绝了。

表面看起来,陶商确实有这个实力,他麾下有项羽这样的巅峰武圣,又有达摩和韩非子员圣贤,他完全可以凭着这几个强大的实力做开路,强渡辽水。

不过,在得知了铁木真觉醒升武天赋之后,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没办法,谁让他对铁木真麾下文臣武将的实力,没有个底呢。

万一除了哲别之外,敌方还有别的什么中期武圣,甚至是巅峰武圣,甚至是圣贤,自己强行渡河,岂非凶险万分。

所以,为稳妥之见,陶商便下令在辽水西岸下寨,与联军隔河对峙,暂时按兵不动。

这一对峙,就是整整七天。

七天的时间里,连着下了两场秋水,辽水迅上涨,道路变的更加泥泞,地势环境已开始向着不利于魏军方面转变。

是日,大帐。

众将齐聚于皇帐,向陶商请命即刻强渡辽水,不可再拖延下去。

陶商却没有答应他们,反而是把手中一封亲笔信一扬,喝道:“来人啊,把这封挑战书送给铁木真去,朕要引铁木真自己渡河,主动来跟朕决战。”

信使带着他的书信离去。

堂中众将,却陷入了狐疑之中。

杨业忍不住道:“陛下,恕臣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