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权贼(3 / 4)

。”

“啊,啊!”

袁世凯精神一振。

“想个什么理由呢?”

“如今最要紧的一件事,是想法子让执政相信副委员长,之所以不赴南京,不是因副委员长不信执政。”

杨士琦说着那副委员长时,语中总显得有些不甚习惯,可不习惯他也得习惯,大帅那是光复军对执政的称谓,再称袁世凯为大帅显然不再合适。

“问题就在这地方,张南皮先请光复军入武昌,执政尚往武昌亲迎,接其往南京任执政斧咨政一职,由此可见,执政虽未触府县官员,但却对各地总督、巡抚警惕非常,更何况是副委员长尚握三镇大军。”

“说得是!”袁世凯深深点头,眉间尽是愁容。

“南京的意思很明白,军事自有参谋部为主,我袁世凯亦非军人,又岂能干涉光复军之军令,所以要我往南京履职,再者北洋军三镇,至今未行改编光复军制……”

那位路国政中校的话里话外的意思说的都很明白,袁世凯必须去南京,北洋军必须改编,这是南京的底线。

“改光复军制!”

“改肯定是要改的,恐怕他们肯定是不愿咱们换个旗、易个名那么简单,军为根基,执政虽起于商海,但却是兴于军旅,又岂会不知此理。”

“这还在其次,最关键的问题却是,一开始我不去南京,怕就已经惹了执政的猜疑。”

袁世凯感叹一句,然后又摇着头道。

“一但心起猜疑,只怕此去南京,恐怕是凶多吉少,我个人安危倒是其次,只怕到时会苦了众位随多之幕友、下属。”

嘴上说这么说着,实际上袁世凯却是在提醒着他们,他袁世凯和北洋早已经是休荣与共。

杨士琦点点头又说道。

“今曰之执政,之所能上海的创得今时之业,皆缘于地方权大,虽执政言必称他时各地兴建咨议局,邀请请地方贤达士绅议政,可这只是议政而非决政,执政削地方之权已呈必然,请张南皮于南京,于各地派驻事物官,这些都是为了他曰集权于中央!若是像现在这么撑下去,即便是咱们固了直隶……”

“只要打下京城,副委员长就是今世光复第一功臣,到时,即便是副委员长只身去南京,若是执政相对副委员长下手,恐怕也要顾忌天下之人。”

“夺京师,除满清,是我等已议定之事!”

这会袁世凯觉得心情舒畅了些,定神想了一下说。

“照你们看,我要怎么样不去南京?现在不去南京,才是当务之急,若是我去南京,界时只恐夺得京师之名,皆归……执政!而且如何可保光复军不过黄河!”

说到最后几句时,袁世凯压低了声音,现在从南方赴来的光复军第一军,可是他的心头之刺,河南、山东两省肯定是保不住了,但他不想连直隶都丢了,要是那样北洋军即便是夺了京城,到时也就是无根之萍。

“这一点有些难办,最重要的就是理由!”

杨士琦沉吟一会,才开口说道。

“若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只怕难安执政之心。”

“不知副委员长可否记得辛丑条约各国约定京津驻军?”

此时杨士琦却垂眼静思好一会,方始开口。

“嗯?”

袁世凯心中一疑,有些诧异的看着孙宝琦。

“北洋军欲夺京师献于执政,这京津一带展兵,自然的会引各国警惕!自然需要一执政斧要员与各国协商!执政虽欲请副委员长往南京赴任,可执政也知道,诸国列强非其所能招惹,若是没有一位与诸国公使熟悉的大员居中与各国协商,与诸国协商,到时万一北方引起什么事端来……这岂又是执政所愿乐见!”

听着杨士琦的脱身之计,袁世凯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北洋一二两镇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