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阳刚一爬出了地平线,晨间的凉爽就被阳光驱散了。
京师郊外的田野里,分布着一块块收割后的稻田。除此之外,还常常见到一些池塘,水面反射着刺目的白光,北面偏东和南面偏西的地方,都开始响起了零星的炮声,那是光复军的炮兵对宛平县的炮击,昨天夜里,宛平打响了。
宛平是京城的最后一道门户,在攻108团攻宛平的时候,两个团越过宛平,直插进了的京师,直逼到城墙下。
“前面就是皇城了!”
“可不是打上金銮殿,咱爷们看看那龙椅是啥模样的!”
“嗯,再顺道瞅瞅这鞑子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个啥模样!”
“啐,你小子想死,可他娘别连累大家伙,你舒坦过了一发子弹送上西天,咱爷们可是五十军棍在那等着!”
显得即是开个玩笑,也让这群习惯了军法严苛的光复军官兵们,不忘军法的严苛。
“嘿嘿!瞧你一个个吓的,就是开个玩笑。”
扛着枪的士兵哄笑着,吃着灰土、挥着汗水继续朝着京城前进。
“俺哩个娘来!”
伴着一阵阵惊叹声,这群见惯了大场面的关外爷们,第一次到了皇城根下,看到了这皇城的城墙。
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哪里是城墙啊?简直就是一座山。
在清晨的阳光里,京城的城墙就像是一条青灰色的龙脊,沉默地伏卧在平原上。它似乎还没有从昨夜的酣睡中苏醒过来。四野里不时响起的枪炮声,没有给它造成丝毫的打扰。
望着这道伏于原间的巨龙,几乎所有人的心底的都敲起了鼓来,他们攻过城,可是就凭这么高这么厚的城墙,想打下来又是何其之难?
“丢他娘的,光是这城墙就够咱们喝一壶了!”
“狗曰的……这……这……”
“这下要他娘的玩命了!”
远处的城墙,各种各样的议论声从他们的口中响了起来,接着,随着军官们的吆喝,抵到离城根尚有公里之遥的官兵们,开始挖起了战壕,打下这座大城,所有人的心里都在打着鼓,士兵是,军官亦是。
炮声,从城头上响了起来,几团烟云后,伴着一阵嗖声,几发没准头的炮弹落在正在作业的官兵附近百多米外,炸出了几团硝烟。
“丢他娘的,瞄准点再打,他娘的没个准头!”
哄笑声在田野间响着,这城墙上的炮打的也忒丢人了。
在步兵们在那骂着的时候,一队工兵却已经潜入城外那一片早已逃散一空的民宅中的其中一间,从梯子上爬到房顶上的军官,手拿着铅笔的确和笔记薄计算着什么,偶尔的他还会拿出其它的工具作着测量,而房子里则不断的有东西被扔到院子里。
就在军官观测的时候,他看到城墙上响起一串爆炸声,在爆炸炸出的黑烟尚未散去的时候,惨叫声、呻吟声便从黑烟中传了过来。
枪炮声不断的从外城传过来,京城里头提着胆儿冒头朝外看去的妇孺们,还能看到城头上的黑烟,这天不过是将明,炮就打起来了,声声入耳的炮声,似是在提醒着城里还未逃散的人们,大清国的丧钟……今个敲响了。
紫禁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各门太监次递传呼:
“快,快呈上去!”
“快快!皇上正等着哩!”
“快快快,皇上在勤政殿……”
勤政殿,光绪和一众大臣正焦急等待着,这会倒是没有东暖阁或是仪鸾殿东室的黄纱帘子,皇上亲政了,再一次的!
那个各地《伐清檄》文里无不提到一件事,妇人乱国,作姿态也好、挽民心也罢,五天前,出人意料的,慈禧下懿旨还政于皇上,皇上再次亲政,可亲政的皇上能变出天兵天将力挽狂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