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技术分析局(2 / 3)

引进机械的过程中,做到“规模化”,利用技术分析局驻外使领馆办事处,直接同外商谈判,在压低机器采购价的同时,又对外国产品的技术数量、设备样品、工艺路线进行分柏、评判,在引进机器的同时,引进其技术。

“……他们可以拒绝,通知海关找个借口停发德国染料进口许可证,工厂生产上的暂时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德国人需要市场,我们需要技术……”

终于,用了近一个小时的工作,史司才将文件盒放到一旁带着“已签”标签的文件篮内,然后一口气将桌子上放着的茶喝完。

权力!

短暂的公务处理中,那些签批、字语,涉及到的机构近乎于命令的口吻,在某种程度上,即代表着“技术分析局”所拥有的权力,作为这个特殊权力机构的主持人。无论在南京,还是在几百公里外的上海,人们则更经常用“老古板”这个绰号称呼他:有人带着谄媚取宠的敬意,有人带着下意识的恐惧,还有一些人则带着公开的仇恨。

对于技术分析局,有人喜欢、有人恨!不过对于史司而言,他知道这一机构的重要姓,喜欢也好,恨也罢,自己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做好这件事情。

这时想到另一件事,史司拿起了电话。

“准备好汽车,我要去见陛下!”

放下电话的同时,史司便起身离开了办公室,无论是作为“从龙之臣”还是作为“技术分析局”局长的职务,都可以让他有一个外人无法得到的“特权”,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去见陛下。

“什么时候能好好放个假啊!”

懒懒的朝着圈椅上一靠,一边揉着有些发酸的右手,陈默然一边自语着。虽说是在别苑避这还要一个月才来的暑,可这政务并未因自己身在别苑而停下来。

虽说没有旧时皇帝的“生杀大权”,但在中国却没有我少人怀疑“朕就是国家”的根本理论,而绝不会有人怀疑“朕就是国家”,在中国就是根本的事实,也正因如此,身为皇帝的陈默然拥有的权力之广泛远胜于三大国的君王,俄罗斯帝国也好、奥匈帝国也罢、甚至于奥斯曼帝国也行,他们的皇帝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都逊于陈默然,沙皇需要考虑大臣会议的意见,奥匈帝国需要考虑议会的意见,至高无上的苏丹的权力更只是“至高无上”的。

而统治着世界四大帝国之一的陈默然,却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嗯!很诱人,但……同样也很疲惫。

“实在不行,将来老子立宪得了!把这堆破事,都丢给其它人……”

嘴上这么说着,可陈默然却知道,若让自己放弃权力,还真……舍不得。大丈夫不可一曰无权,更何况还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呢?

疲惫归疲惫,事总是要办的。官员的失误会祸极民众,而皇帝的失误却可能毁灭整个国家,这一点轻重,自己还是能分清楚的。

“陛下,史大人求见!”

近侍的报告让陈默然的脸上一笑,相比于枯燥无味的政务指示,自己还是喜欢听别人的汇报,一方面固然是他人讲解时更详细,而最重要的一方面,却是任何人都容易沉浸于别人的恭维之中。

“请他进来!”

说也这番话时,陈默然微微挺了一下胸膛,甚至还刻意的将原本松开的军装领扣扣实,中国的皇帝不需要龙袍,只需要军装。

“臣见过陛下!”

走进这间西式的书房,史司毕恭毕敬的施了一礼,他曾多次因他人对陛下言语上的不恭,而横加指责,自己当然不会犯同样错误。

“免礼,赐座!”

右手一伸,近侍从书屋墙边取过一张白色的西式软椅,倾斜15至25度置于陛下的书桌前方左侧,当臣子的是不能与陛下面视而坐。

“随波,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