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脚的卸掉了这块金属板旁边的几块连在一起的金属板。这件武器的外壳似乎使用了类似于鲁班锁一样的设计。除了这第一块金属板是用螺丝固定的之外,剩下的金属板全都被这块金属板给压在了下面。后面的固定件也是一件压一件的嵌套在一起全都互相卡在了一起,只要第一块下来后面的部件自己就散架了。
“怎么会是这样的设计?”一名研究员惊讶的看着散落了一地的金属护板惊讶的问道。刚刚他们在第一研究员拆开护板的时候立刻就发现了其他护板开始松动。于是连忙用自己的机械臂打算帮忙扶住那些护板,谁知道还没等扶住整个弹体就已经自己解体了,稀里哗啦的就掉了一地,整个弹体内部的结构这一下就算是彻底暴『露』在了空气中。
旁边的几个研究员也是看着满地的外壳护板傻了眼,他们只是拆掉了一块固定板而已,没想到居然会有这种反应。
“会不会是故意这么设计的?”我看着那边的研究员说道:“我之前看过实弹『射』击画面,这个东西爆炸的时候会向四周扩散一种粒子光粒,会不会是因为这个东西本身就需要对外扩散喷发,所以设置了一种方便快速脱落的外壳?”
听到我的提醒那边的几个研究员也开始思考了起来,然后纷纷点头表示很有可能就是我说的这样,毕竟这个东西的爆发方式有点像集束炸弹,实际杀伤出现前需要先进行粒子散布,这个过程中外壳只会阻碍其内部部件的工作,所以必须要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让外壳整个脱落下来,而这种嵌套式的外壳显然就非常适合这种情况下的使用。因为它可以很轻松的就让整个外壳解体。至于说这种外壳的强度问题,我觉得这个压根就不叫问题。这东西是武器,不是防具,它的外壳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运输和发『射』过程中防止内部结构遭到碰撞,这种外壳根本就不是用来做防护用的。以这个东西的体积来说,它就算是个实心金属棍,也绝对很容易被破坏,所以对它来说。防护力其实并不重要。
理解了外壳的设计之后就是内部的真正弹体结构的破拆。这个东西的内部结构相当复杂,使用了大量的金属螺丝和魔法融合剂进行连接。螺丝倒是好办,直接拧下来就行了,可是魔法融合剂就麻烦了。
这个魔法融合剂的属『性』有点类似模型专用胶水。玩过塑料拼装模型的人可能会知道,有一种专门的模型专用胶水。这种东西本身没有任何黏『性』,它不会把其它东西粘连在一起,但是这个东西却可以轻松的让塑料和塑料之间发生粘连。实际上这种胶水根本就不是让两块塑料粘在一起。它是将自己接触的塑料表面给溶化了,然后因为这种模型专用胶水有比较强的挥发『性』。等它自然挥发。被溶解的塑料重新凝固就变成了一个整体。这就好像两块冰,你把它们按在一起,然后用火烧融它们的接触面,接着再冷冻,等化掉的冰重新冻起来,两块冰就成了一块冰,而且连个缝都找不到。
这种魔法融合剂也有类似的能力。只要是同种物质,它就可以让两者迅速连接在一起。就算之后你用超声波探伤机都找不到连接痕迹。当然,内部虽然融合的很彻底。但是外面的接缝处反倒会因为连接过程中的软化过程而出现一些不平整,所以找到连接点不难,难就难在这种连接点跟一整块铸造件也差不了多少了,你即便是找到了也拿它没辙。从零开始75
我们的技术人员虽然很快就拆掉了所有螺丝,可是那些被融合剂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点却是让我们头疼了半天,最后还是一个使用通讯器远程观察拆解过程的npc技术人员想到了办法。他提出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噬金虫来帮忙啃掉这些连接点。
相比之我们的器械,噬金虫的啃噬方式更加迅速而精准,绝对不会咬到不该咬的东西。要知道这些看起来浑然一体的金属结构中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实心的,有些钢梁之类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