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缙与士奇(3 / 5)

昭华 惊年渡 5784 字 2023-11-20

生杀,而不知皆臣下之乏忠良也”。\r

他又违心地为皇帝开脱,说高皇帝的经是“好经”,只是叫臣下百官给“念错了”,所以高皇帝览他的万言书,连连称他为才子,但是他的万言策却没有见用,如今的官儿也不过是翰林待诏罢了。\r

如今他当庭草书,天子与百官静待,倒是好比那贵妃捧墨、力士脱靴的李太白了,右手举起中山兔颖,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片刻,草就诏书,等呈送建文帝案前,只见字画齐整,并无差落,而文采可观字字珠玉,不由得大喜道:“果然好文采!才子之名,不虚传也!”\r

当堂念诵一番,诸臣尽皆称赞,然而左班文臣里,却有一人愀然不悦,出班奏道:“此书生之言也。”\r

方孝孺并不喜欢恃才傲物的解缙,认为他性饰浮躁,文人无行。又道此次出师北伐,是名义所在的平叛之举,不需要用一篇檄文搏天下人的瞩目,而建文帝素来深信他,见他说的有理,便道:“从卿家之言,重拟一篇罢。”\r

于是翰林院的修撰,呈了三份讨伐诏书上来,都是按照方孝孺的意思,用词斟酌,平和中正,但是却体现了朝廷的决心,建文帝从中选了一篇,布告天下——\r

邦家不造,骨肉周亲屡谋僭逆。去年,周庶人橚僭为不轨,辞连燕、齐、湘三王。朕以亲亲故,止正橚罪。今年齐王榑谋逆,又与棣、柏同谋,柏伏罪自焚死,榑已废为庶人。朕以棣于亲最近,未忍穷治其事。今乃称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是用简发大兵,往致厥罚。咨尔中外臣民军士,各怀忠守义,与国同心,扫兹逆氛,永安至治。\r

诏书下了,朝廷该议论的就是领兵平叛的大将了,这都不在解缙的考虑中,回到翰林院的解缙,着实抑制不住心中的郁愤,不过他却不能在翰林院里发出来,因为方孝孺是实录总裁官,他这个待诏修撰,还是要在别人手下干活的。\r

好不容易熬到时候,解缙从翰林院出来,远远看到自己的家仆,然而忽然从背后传来一个声音:“缙兄,是要家去吗?”\r

解缙回头一看,不由得笑道:“士奇兄,这时候不家去,还能去哪儿呢?哦,我倒是忘了,士奇兄孑然一身,还未有家室呢。那就去我府里,咱们小酌一杯,如何?”\r

虽然杨士奇要比解缙大两岁,但是解缙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官场身份更大些,况且解缙如今业已是待诏,比杨士奇这个编外人士身份贵重地不知道哪儿去了。不过解缙和杨士奇如今打多了交道,发现杨士奇此人,不仅有学,而且有行,便放下傲气,也主动交好起来。说起来解缙狂是狂些,识人之明倒是有的,他能看上眼的人,着实不多。\r

两人到底也没去解缙家里,而是携手去了东市酒楼里喝酒去了。\r

因为文官此时没有轿子坐,骑马入市肆又不方便,所以干脆步行,一路上市肆繁华,倒也解去了解缙许多不悦。\r

只不过还未到秦淮河畔的酒楼里,解缙忽然身上一重,一个七八岁还流着鼻涕的孩童撞了他一下,然而根本没有致歉的意思,从地上捡了鞋子又撒开腿跑起来,边跑边道:“不要轻,不要轻,燕入人家天下宁!”\r

解缙一身新做的袍子,从翰林院出来刚换下,结果就沾了这孩童身上的许多灰,顿时叫他有些心疼了,停住了脚步掸来掸去。\r

一旁的杨士奇见他这模样,不由得若有所思起来。然而这一条巷子里,很快又来了一帮孩童,欢喜雀跃着与他们擦肩而过,年纪小的手里抓着又红又大的枣儿,年纪大一点的,用袍角兜住了枣儿,嘴里也不住唱着歌儿,然而末了又一起叫喊道:“不要轻,不要轻,燕入人家天下宁!”\r

这一回解缙和杨士奇全都听得清楚了,神色不由得一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