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两位是太医院的太医。
都是四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分别是何太医、姚太医、齐大夫和高大夫。其中要数高大夫年纪最大。陈悠不过才十六,队伍中的医女年纪最小的都要比她大上几岁。
一路上倒是平安无事,偶遇到几个饥民也只是用渴求的眼神盯着车队,却并不敢上前来闹事。
笼巢县情况也同样非常严重,县中到处都是难民,城门口却难得的有一个粥篷,粥篷周围拥挤着歇着几百灾民。
这是这一路来,陈悠看见的第一个粥篷……
这样的灾害,济民的粥篷没能在淮扬府看到,却在这样一个小县城看到了,不得不叫人觉得震撼。
陈悠交代马车外的阿鱼去打听。
阿鱼点头骑马就去了,不一会儿回来感慨道:“大小姐,这粥篷是笼巢县的县令组织设的,已维持了半月余,每日午时施一顿粥。”
就是这样,仍然招来了这么多水患中的灾民,整个淮扬府,陈悠竟然只瞧见了这一处粥篷……
一传十,十传百,逃到笼巢县的人越来越多……
粥篷刚开时,每日两顿粥食,粥也比较实惠,可到现在已缩减为一日施粥一次,也大多是汤水,这也是无奈之举,可就是这样,也是极为难得了。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