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声望宜人(1 / 3)

杨锐去腾冲,是准备找嗜热菌,分离耐热的dna聚合酶的,泡温泉只是附带,因此做了诸多准备,好几样需要的仪器设备,都是从香港买了,直运到昆明去。

80年代的香港地方,各大设备仪器公司都有常驻,很多都是冲着大陆来的,杨锐的华锐实验室新近崛起,也是受到了关注,以至于杨锐一行人抵达昆明机场的时候,香港方面的中介公司还派了人来接机,帮忙办好了所有仪器的提取工作,并送至酒店入住以后,才留下名片离开。

地接的则是云南大学的年轻副教授康弘。

这位也是杨锐参加了“国际医学与生物大会”的副产品。

生物学在云南大学也算是优势专业,毕竟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便找几种植物,或者微生物,就能发表一篇不错的论文,滚雪球效应下,相对容易从万军丛中杀出。

不过,地方大学再强也是强不过京城的大学的,首先一点,各种国际会议的名额就少,来参加一次大会的花费更多。

今年,康弘是因为给研究室主任做了第二作者,因此蹭了一份邀请函,以“来访”的名义去了北京,方式方法与黄茂差不多。

然而,黄茂参加一次国际会议,除了人情,基本不用付出多少成本,康弘费的劲就大了。

正因为如此,好不容易参加了会议的康弘就很注意交朋友。在地方院校做研究就是如此,必须多交朋友,才能融入到学科的圈子里去,否则,一个人在云南闭门造车,有什么成果大家都不知道,可谓是事倍功半。

杨锐在“国际医学与生物大会”上大出风头,自然是康弘结交的对象。

科研圈子里的资历,泰半是用成果堆起来的,三十余岁的康弘虽然是年少有为,破格提拔的副教授,但与杨锐却是不能比的,别的不说,光是一篇sci影响因子4。0的《jmc》论文,就比地方大学的教授厉害了,更别说“国际医学与生物大会”上发表的论文。

另外,与理查德的科研竞赛,也是很刷声望的事,当然是作为赢家。

科研竞赛虽然残酷,但正因为它的残酷性,使得科研竞赛的胜利者,能够得到多方瞩目。

基础效应就是同行会认真的阅读你的论文,并且先入为主的认为你有一定的水平。

这就好像是军备竞赛和战争的区别一样,没有打仗以前,各国怎么吹嘘都都可以,可也只能让人半信半疑,譬如中东战争前的以色列,中印战争前的中国,马岛战争前的英国……但一场仗打下来,说服力再强大不过了。

战争是用血赌出来的声望,兵凶战危,结果出来以前,谁都不确定是海湾战争式的,还是越南战争式的,或者是两伊战争式的……

科研竞赛赌的是科研员的科研生命以及大笔的资金。在生物领域,因为一次科研竞赛而倒掉的公司不计其数,因为一次科研竞赛而郁郁终生的科研员如过江之鲫。

被杨锐战胜的理查德,横跨中美两国,同时拿着北大和加州大学提供的经费,凭借声望寻找金主,用了上百万美元,消耗近一年的时间,堵上几十年的历史,结果大败亏输……可以说,理查德的科研生命已经终结一半,他就是想要重新来过,也只能从十万级的项目重新开始,没有三五年的奋斗,没有一篇顶级论文,再想回到以前的位置都不容易。

但是,发表一篇顶级论文又是何其之难,尤其是科研竞赛失败的理查德,他的论文交给同行评审,首先就会遭遇到更严格的标准……

相对应的就是声名鹊起的杨锐了。

理查德的损失,反衬出杨锐的强悍。对康弘这样的年轻副教授来说,加州伯克利分校简直是神一样的圣地,该校的教授竟然被杨锐打败,自然是神级一般的故事。

事实上,越是圈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