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4 丁百苟(2 / 3)

门核准后,划归公司所有。

“同时对剧团的宿办楼、排练大厅,进行一次改建整修,新公司新面貌,才会有新气象嘛,费用由市财政承担,同时由市发改和财政部门,将公司今后的场馆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继续加大改造力度。

“第三,转制后原有的事业费和专项经费,在转制时每年四十万的基础上,增加三十万,由市财政拨付企业,这个经费,随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同时,根据企业人员调剂使用情况,按人头核拨原有事业费。

“第四,剧团原来编制内人员拖欠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由市财政统一补缴,转制后在编人员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继续由市财政在预算中拨付。

“最后一条,也就是第五条,转制后,继续在贷款贴息和补助方面,由市财政给予支持,按每场演出给予一千五百元奖励的标准,以奖代补。

“主要的内容就是这些,当然,你们要是还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出来。”

谭淑珍想了一下后,她说:“剧团改制,最难的是人员安置,特别是原来那些事业编制的人员,一下子把他们变成企业人员,这个工作,恐怕有点难做,人家不一定能够接受。”

丁百苟点点头,他说那当然,要是那样,我老婆的工作我都做不通,徐建梅还不天天和我吵架,我的日子还有办法过?

张晨他们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这个我们也考虑过了,剧团所有人员,包括历史遗留问题,这次都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一次性解决。”

丁百苟说着,看着张晨和小武笑。

张晨奇怪了,他问:“剧团还有什么历史遗留问题?”

丁百苟说:“你和小武,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像你们这样的,人已经离开剧团,但关系不清不楚,一直没有结论的,包括刘立杆和小进,一共是有八个,接下去,剧团都不存在了,总不能还这么不清不楚下去。”

张晨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原来他们的人事关系还在剧团,连他本人的事业编制都还在,文化局和剧团为什么这么处理,张晨明白了,他骂道:

“原来还一直在吃我们的人头费。”

丁百苟大笑,他说:“这可是我们当时集体研究决定的。”

张晨他们在剧团的事业编制,之所以一直被保留着,是因为人头费也好,事业经费也好,还有省文化厅的补贴也好,一向都是按人数划拨的,给他们的事业编制继续保留着,这部分的经费,每年还会按时拨付到永城文化局的账上,他们等于是多出了这一部分的钱。

要是把他们都当自动离职处理了,人数减少了,这笔钱等于也没有了,对文化局这种清水衙门来说,实在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但现在,剧团整体都要转制,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安排,张晨他们,跟着也必须要处理,这就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丁百苟笑道:“反正你张晨和刘立杆,又不差这个钱,小武小进他们,也有社会上的人供养着,他们不如给我们永城的文化事业,做点贡献。”

张晨他们大笑,丁百苟看到谭淑珍看着他,他赶紧说:

“谭淑珍你不算,你已经不是剧团的人了,你是正式调出剧团的。”

谭淑珍说:“我知道,我是想知道剧团现有的人,怎么安排?”

“剧团现有的人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人事部门在编的工勤技能人员,也就是事业编制的,还有一部分是像香香老公他们那样的,原来就是劳动合同制工人。”丁百苟说,“应该是四种人,还有就是像张晨他们这样已经离职的,另外还有三位老艺人的遗属,都需要安排。”

丁百苟拿起酒杯,和张晨谭淑珍碰了碰,喝了口酒后,他说:

“人员的安置,我前面说过了,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