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要吏不要官(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1 / 3)

朝廷本就无力收复辽东,拿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激励鲁若麟完全没有心理负担。而鲁若麟自己花力气打下了鞑子的地盘还要感谢朝廷恩准,这就是当老大的优势,实在是没办法。

“朝廷如此厚恩,下官一定奋勇杀敌,灭了鞑奴以报皇恩。”

“老夫非常期待那一天尽快到来,到时候老夫保你一个世袭罔替的公爵。”杨嗣昌的诱饵一个接着一个,可惜鲁若麟对此完全无感,那并不是他想要的,不过表面上他还是要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下官一定努力,为子孙后代挣一个永世富贵。”

杨嗣昌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金州军既然已经归于朝廷帐下,怎能没有朝廷官员,你对此有什么想法?”杨嗣昌肯定是想往金州军布置人手的,只是他不想太过刺激鲁若麟,所以准备先征求鲁若麟的意见。

如果鲁若麟反对的话,他也不准备强硬坚持,毕竟不能吃相太难看,后面可以再慢慢想办法。

不过鲁若麟的反应大大出乎杨嗣昌的意料,不但没有反对,反而非常积极,这又让他有些看不透了。

“这个事阁老您不说我也是要提的。金州军扩张太快,读书人又太少,地方上根本就管不过来,为此我还不得不用了很多女人做官,一直被外面的人笑话。如果朝廷有余力的话,最好能够委派一些官员到金州军,下官将感激不尽。”鲁若麟说的时候非常诚恳,一点都不像在作伪。

别人招安之后生怕朝廷下钉子、使绊子,鲁若麟倒好,求着朝廷往他那里送官员,这是真傻还是有什么阴谋呢?杨嗣昌一时之间有点迷茫了。

“你想要多少人?”杨嗣昌问道。

“几十个不嫌少,一两百不嫌多。”鲁若麟语不惊人死不休,让杨嗣昌都惊住了。

“一两百?你当大明的官员是大白菜吗?何况你那点地方用得到了这么多官员吗?”本来派往金州军的官员越多对朝廷越有利,但是鲁若麟的要求大大超出了杨嗣昌的设想,让他不得不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多吗?一点都不多啊。你看啊,辽南刚刚打下来,各个部门都缺人,后勤的缺人、建设的缺人、司法的缺人、文教的缺人、城市管理的缺人、管钱粮人口的缺人、管移民安置的缺人,反正到处都缺人,就等着朝廷送人过来走马上任呢。”鲁若麟掰着手指头一个个给杨嗣昌说着缺人的地方,让杨嗣昌牙都开始有点疼了。

鲁若麟要的这些人都是事务官,是具体做事的,根本就不是杨嗣昌预想中的主政官,期望与现实落差有点大。

“这些都是小吏吧,如何能够体现朝廷对你的重视,还是派一些举人或者进士官过去吧。他们都是可以主政一方的人才,绝对可以帮你迅速稳定地方。”杨嗣昌一副为你着想的样子说道。

“是吗?那太好了。不过一定是要可以做实事的,那些虚头巴脑不通事务的我可不要。要是我发现他们干不来实事将他们送回来,可别怪下官没有给朝廷留面子。”鲁若麟对杨嗣昌的建议没有反驳,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想来可以,必须得会做事,否则哪里来哪里去,这是鲁若麟的底线。

“而且金州军的管理方式和朝廷大为不同,想必陈部堂已经跟您说过。金州军的官员是要做具体工作的,想要什么事都交给师爷和下面的小吏,自己优哉游哉的做个清贵官老爷,这样的官员金州军是不需要的。而且官员上任前我们会进行培训和考核,只有合格后才能上任,否则就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害人害己。”

鲁若麟这番话让杨嗣昌的脸更黑了,这是在说朝廷里的官员都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吗?

“还要培训和考核?这些官员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何必多此一举。”杨嗣昌有点生气了。

“饱读诗书又不代表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