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兵临汉城(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1 / 4)

“临江,你认为是活得有尊严或者延续族群血脉重要还是死守自己的族群身份重要?”鲁若麟突然发声问道。

金大正和朴正焕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鲁若麟,怎么突然换了话题呢?不是在说朝鲜的事吗?

崔永建则是心中一凛,知道终于谈到核心的问题了。

沉默片刻,崔永建严肃的说道“下官认为同样重要。”

鲁若麟点点头,“族群身份的主要特征就是语言和文字,在这一点上朝鲜只有语言和华夏不同,其他的其实差别并不大。朝鲜向来以小中华自居,难道彻底融入华夏不好吗?”

“华夏虽好,不过融入之后哪里还会有我朝鲜之民。”崔永建哀叹道。

“若是他们加入华夏之后可以吃饱穿暖,不用被奴役、被肆意杀害呢?”鲁若麟反问道。

崔永建沉默了。

在权贵统治阶级来看,当然是保持民族特性的好。这样的话面对强大的外族势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人的特性继续实施统治。

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呢?也许什么都没有生存重要。

向往美好生活是人之常情,看看那些来到金州军的朝鲜人和日本人,他们可有不舍?可有不甘?

既然在自己的国家过得猪狗不如,为什么不试着去换一个活法呢?

“临江,你应该明白,华夏不以血脉分华夷,入华夏者则华夏之,出华夏者则蛮夷之。即使金州军统治朝鲜,只要入我华夏,我必一视同仁。华夏广阔,并非只有汉人,依然有众多的异族人。只要认华夏为主,华夏可允其保留衣冠,并带给他们安定的生活,并非一定要将其完全吞噬。”鲁若麟解释道。

“即使都督不强行易服易俗,但是华夏强而朝鲜弱,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百年之后,还能有多少朝鲜之民呢。”崔永建长叹一声。

不得不说崔永建的目光确实长远,华夏的民族融合有时候并不是强迫的,而是各民族自己的选择,怪只能怪华夏文化太强大、太有吸引力了。

“百年之后是什么情形我们谁也说不好,这个问题留待以后再说吧。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朝鲜如今的状况对我们是不利的,要是继续任由那些走狗们统治朝鲜,他们会源源不断的向鞑子物资和兵员,所以我们必须将他们消灭。”

“不过鉴于朝鲜的特殊性,我决定派你们其中一个去朝鲜作战,而且带过去的军队也会尽量多配备朝鲜士兵。你们原本就是朝鲜人,更容易被本土势力接受,更容易打开局面。”鲁若麟对金大正和朴正焕说道。

金大正和朴正焕听了非常纠结。

衣锦还乡自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事情,只是金州军与鞑子的决战就在眼前,去了朝鲜就会失去与鞑子交战的机会,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金州军现在处于快速的扩张期,战功是非常重要的晋升依据。很明显,与朝鲜作战和与鞑子作战,战功的含金量是绝对不一样的。

当然,去朝鲜作战也有好处,作为一个独立的战区,自主权上肯定会大很多。

见金大正和朴正焕还在那里纠结,鲁若麟也没有催促,而是将视线转向了崔永建。

“临江,军队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想要将朝鲜的局势稳定下来,建立新的统治秩序是必不可少的。我的意见是由你负责地方治理,在朝鲜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组织,你意下如何?当然,在这方面我也会给你足够的权力。”

鲁若麟的这个提议马上让崔永建眼睛一亮,什么对朝鲜未来的担忧全都化为乌有,就是这么现实。

崔永建就是因为不满朝鲜的现状才投奔鲁若麟的,要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朝鲜进行改造,无疑对崔永建有非常大的诱惑。

“我需要将金州军内的朝鲜族官员带走。”崔永建马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