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又要开辟新战场?(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1 / 4)

见粥棚这里没有什么问题,刘在勇在余安宁的陪同下来到了粥棚外,那里已经等满了密密麻麻的朝鲜难民。

难民里老人和小孩极少,大多是成年人,其中男性居多,女性偏少。

看来这次长途跋涉对这些朝鲜人的伤害非常严重,年老体弱的都被淘汰了,剩下了的全都是身体素质更强的人。

他们一个个衣裳褴褛、面黄肌瘦,双眼麻木无神,绝大部分人都躺着或者坐在地上,即使看到了刘在勇一行人也激不起半点反应。

在粮食奇缺的情况下,如何节省体力关系到能不能活下去,这些难民能跑到这里,自然很明白这个道理。

很快,粥棚的粥终于熬好了,维持秩序的士兵开始放这些难民进去吃饭。

在士兵的命令下,这些难民全都在原地不动,只有点到的人才可以起身前去领粥。

虽然肚中像火一样在烧,特别是粥棚里传来的香气让他们不能自拔,但是面对金州军士兵明晃晃的钢刀,这些难民们还是选择了服从。

金州军的士兵说得很清楚,每个人都有份,不过是有个先后罢了,这也是这些难民愿意听话的原因。

能够遇到一个愿意给饭吃的官老爷已经是万分难得了,为了早一点吃到粥而去触怒这些官老爷绝对是傻叉的行为,难民们明智的选择服从。

第一波被点出来喝粥的难民是有些讲究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弱妇孺,在难民群体里属于最弱势的那一批。也许早一点点时间吃到粥,就可以救活一些人,这些金州军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的。

有金州军的士兵维持秩序,施粥的过程波澜不惊。这些朝鲜百姓吃上了这碗粥,如果没有出什么意外的话,基本就算活下来了。

刘在勇全程视察了施粥的过程,最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望着这些喝完粥之后休息恢复体力的难民,刘在勇已经没有什么情绪起伏了。实在是这段时间看的太多了,从一开始的激愤到现在已经麻木了。

过来一会,几个老人在士兵的陪同下向刘在勇走来,刘在勇只能无奈的打起精神准备迎接这些老人。

“团长,又是按照惯例来感谢的,不知道这次是不是又要为大人您立长生牌。”余安宁笑着说道。

“少贫嘴,军中的规矩忘了?这是展示我金州军仁义之师的大好机会,严肃一些。”刘在勇没好气的训了余安宁两句,快步向几位老人走去。

依旧是那些跪谢救命之恩的戏码,刘在勇早就轻车熟路,很快就应付了下来。

能够有胆量到刘在勇这边来的,最起码自觉还是有些威望的,或者在那些难民中身份是比较高的。这点从这几位老者身上的衣服也大致可以看出来,虽然破旧,但是材质是比较昂贵的。

刘在勇按照惯例和这些老者喝了几杯茶,顺便闲聊几句,显示一下金州军对他们的尊重,华而不费的事情。

聊着聊着其中一位老者说到自己是平安道江东郡的人,所在的村子离刘在勇的家乡非常近,可以说是真正的乡亲,这让刘在勇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老丈可知道栗树村?”刘在勇问道。

那个老者犹豫了一下问道“将军说的可是大同江边的栗树村?”

“对,对,就是那个栗树村。栗树村现在情况怎么样?”刘在勇追问道。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栗树村,全都被鞑子毁了。”说着说着老者掩面哭泣起来。

“没有了吗?”刘在勇也是一时失神,“村里的人呢?”

“也被鞑子驱赶着往汉城跑,大部分人也不知道跑在哪里去了,还有一些人跟老朽的乡亲们在一起。”老者毕竟经历过了很多风雨,内心坚强,否则也坚持不到开城。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呜咽着说道。

“是吗?人在哪里?还请老丈带我去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