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寿春(2 / 2)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2324 字 2020-09-27

以他负刍的人头去求和也不一定。

张崎虽是信得过,但是……带了三万精锐出去又集结了七万兵,竟连三千人驻守的汝阴都攻不下,这还能与二十万秦军作战吗?

所以思来想去,也只有项燕可用。

于是楚王负刍上前扶起项燕,道

“将军言重了,胜败乃兵家常事。”

“如今不过是失了汝水而已,我等实力尚存依旧有再战之力。”

但项燕却长拜不起。

楚王负刍不由奇道

“将军为何……”

项燕回道

“大王,末将请大王迁都洞庭。”

“汝阴一失,寿春便失去屏障,秦军可长驱直入至城下。”

“以末将之见,秦军野战无人能及,而我军自寿春以西更是无险可守。”

“是以……”

不等项燕说完,昭恤并打断了项燕的话

“若汝水可守,为何寿春不可守?”

“上将军不知寿春有淮河之险乎?”

这话看似有理。

汝水防线是依靠汝水,而寿春则是依靠淮河。

相比起汝水,淮河可要比汝水更宽更急。

所以如果守着汝水秦军就无法攻破,那么寿春应该更难攻破才对。

项燕摇头回答

“此言大谬。”

“汝水可守皆因其上游乃城父,秦军无法占汝水上游截流。”

“淮河上游便在汝阴之南。汝阴一失,秦军便可以汝阴为据攻占淮河上游。”

“到时寿春便是另一座大梁城。”

昭恤无言以对。

项燕说的对,以河水为天险阻敌最重要的其实是看上游在谁手里。

若上游在敌人手里那根本就没有“天险”可言。

甚至不只没有天险那河水还是祸害,比如秦军水淹大梁城,又或者像项伯军攻汝阴那样在上游截流。

项燕接着又补了一句

“大王,留在寿春便是死路一条。”

“为今之计,便只有迁都洞庭,再以洞庭、云泽为两大屏障以水军与秦军周旋才是长久之计。”

正在楚王负刍犹豫之时,昌平君站出来问了句

“上将军,以水军与秦军周旋?”

“可是牵城水战……”

负刍闻言不由一惊,也跟着问道

“此言有理,秦军有车轮战船还有黑甲军,牵城一战我水军十不敌一,如何能以水军与其周旋?”

项燕回道

“大王,黑甲军于汝阴一战已损失惨重。”

“且我水军战船也有拍竿,再加上我江东水军熟悉地形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