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的历史评价都不会太低,这就是仁义带来的好处。刚老谋子也说了,硬币有两面,事物也是,那如果仁义的正面代表的是正义的话,那正义的背面是不是就是非正义,代表的是仁义的反面?”
“这个反面就是仁义只是种为达到目的行使的手段,若仁义能达到目的,那就用仁义,若仁义达不成目的就用其他能达成目的的,总之,一切手段都是为了达到目的,此正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字面解释,那么问题又来了,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那么若这目的是正向的,而手段是反向的,恰恰就是这反向的手段达成了正向的目的,那这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界限还能分得这么清楚吗?又该如何去区分?”
老谋子苦笑道,“反正我老谋子区分不了,不知道各位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咱们回到老朱让权这个事件的本身,就单单从目的和手段去拆分,或者再将这件事放大一级,来到老朱所处的位置和当时所处的环境去看,咱们再看看这目的和手段的正向和反向哪个更多哪个更少,也许各位能从老朱让权这个事上得到些自己想要的答案。”
“沈厚在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提过,已经身为大帅独当一面的老朱他的眼光和格局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一城一隅,他已经把自己置身于全国这大的棋盘之上,他自己家底就这么多,他最怕的是什么,他最怕的是现在全国的棋盘之上和元军这黑子厮杀的代表起义军的白子被元军收拾得太快,特别是韩山童!”
“韩山童一倒,对于棋盘之上的白子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老朱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李善长的判断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毁灭性的打击注定要发生,那这个时候的老朱该考虑什么?”
“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足够的力量自保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吧?那如果在本身就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家底内还要发生内斗呢?老朱考虑的是这个问题,他让权于郭子兴我老谋子倾向于一场戏的成分居多,”
“这场戏所披上的外衣就是要给他老朱披上仁义这件衣服,让他进一步稳固自己的位置,可以这么说郭子兴去不去滁州城,他老朱这件仁义的衣服也会穿上,区别只在于他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来发酵而已,从事后的结果来看他这场戏达到的结果堪称完美,是从什么细节看出来的呢?”
“就在于老朱去阻止郭子兴和孙德崖两军内斗的那一刻,前面我们说了,老朱就怕内斗,虽然孙德崖军不属于他管辖,但同样是起义军,属于反元的力量,大家是同一阵营,本来大家力量都弱小,再来个内斗,岂不是让元军消掉大牙?然后呢?他老朱和徐达两个人单枪匹马就来做了和事佬,在场人没人不知道他是朱元璋,老朱这个名声你说那场让权的戏没有加成,反正我老谋子不信。”
“老朱来了,和事佬做了,谁也没想到郭子兴小心眼一连串搞意外,老朱把危机一个个解除了,人人得益,只有一个人不高兴,所以他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自己把自己气死了,老谋子我就想问,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无论是目的还是手段,老朱究竟是正向多一点呢还是反向多一点呢?”
“如果单纯以手段去区分一个好人或者坏人,老朱在这事件中是救了人还是杀了人?这是我老谋子的一家之言,我,说完了......”
全球沉默,陷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