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踏上征途(2 / 2)

上,代表白子的起义军形势已经急转直下。

就在这样一个形势下,忧心忡忡的朱元璋召开了这次紧急军事会议,今日必须商议出一个结果,否则就算不会发生兵变,士气也将大幅度受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老朱绝对绝对不会让这看得见的危机发生!

会议之上,人人望着那绝对是起义军中最详细的地图,陷入了思考。知兵的徐达们考虑更多的是军事战略,李善长们考虑更多的是粮食民生与后勤,朱元璋要全盘考虑,各有各心事,会议之上一片沉默。

良久,终于有一人打破了沉默,

大帅!去集庆吧!

开口之人正是当日投靠而来的冯氏兄弟之一的冯国胜,他的座次相对靠后,可见他投靠朱元璋以来还没有立下多少的战功。

朱元璋治军,仿秦制。战场之上,军功为上,只看战果不看过程,这上了战场凭实力说话定座次的军制让全军都服气,这也就是他朱元璋部战力已经冠军这五百里之地的起义军且能够堂堂正正的与元军精锐正面对轰全歼敌方自方惨胜的重要原因。

嗯?集庆?

无论是徐达为代表的武将,还是李善长为代表的谋士,包括主持大局的朱元璋都露出了苦笑的表情,很显然,冯国胜给出的出路他们都想到了,却没人提出,只有一个原因,要拿下集庆,实在是有点太想进步太异想天开了!

若说朱元璋现在所处的滁州城,当初看中他的地理位置是因为他易守难攻的话,那集庆就只能用下面几个词来形容了,

易守难攻,长江天险,物产丰富,商贸通明,人口庞大,水运发达......

且集庆自古以来已经有六个朝代在此定都,在现在天下大乱的局势下,集庆满足了朱元璋求生存谋发展的一切条件!

然而,如何攻下这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