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心所向耳!
呵呵呵,也是一理,其三呢?
其三,大帅你已经蓄力已久,称王之后需立刻对张士诚展开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咱们不能排除张士诚与元帝有再度合作的可能!
先生是说,这次张士诚的忽然转性是与元帝做的一场戏?
就算不是戏,也是张士诚向元帝争取谈判筹码的计算!
先生怎么能肯定我军在与周军战事胶着之时,元军不会插上一脚?
有这个可能!所以,我军要以最快的速度击溃张士诚!
呵呵呵,先生,不是本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曾经本帅也蔑视过张士诚其人,天真的认为他一生精于计算都在玩小动作,现在本帅知道这个认知有多么危险!
他张士诚虽然没有陈友谅的狠,但其的藏,却在陈友谅之上!张士诚此人最大的底牌一直都在明面上,就是他的后勤补给,我军若与张士诚互相缠上,没有个一两年绝对分不出胜负,现今元军已经快蓄力完毕,咱们玩不起这消耗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大帅慧眼独具,说得都对,却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张士诚快速败亡的死穴!
刘基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绝对不是天下最通军事之人,但是对于局势的剖析他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所以,他才是后世传颂的刘伯温!
死穴?!!!
朱元璋闻言浑身一震,他望向刘基,直视他的眼睛,从他的眼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大帅,你日理万机,对于人性的了解入木三分,无论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他们在你眼中都无所遁形,但是正因为你太关注于他们人的本身,却忽略了一个最被忽略的细节!
那就是,周军善守不善攻!而我军,善攻又善守!这是天克之局,刘基敢断言,若我军将进攻的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他张士诚败亡之日绝对不超过一年!
一年?!!!
朱元璋眼中再亮,若能在一年内彻底解决张士诚,那对他来说真是天大好事,他有足够的时间部署与元军最后的决战。
先生莫忘了张士诚是如何起家的?
刘基没忘!张士诚当年靠高邮保卫战起家,所以张士诚对于守有着无比的自信,他却忘了,他能赢下高邮保卫战的根本原因是元帝自毁长城杀了丞相脱脱,且张士诚手下知兵之人寥寥,他的亲弟张士义勉强算一个,反观我军,名将如雨,徐达徐帅更是五百年来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帅才,我军焉能不胜?
这么说先生有打破张士诚这不败金身的妙计咯?
只要我军能做到围困平江城的那一步,刘基必不让大帅失望!
呵呵呵,既如此,本帅似乎别无选择称了这吴王咯?
恐怕是的!
哎,真不知后世的史书书写咱们这一段历史时会怎样描述这千年以来从未出现之怪相,长江以南,两个吴王,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大笑之后的朱元璋不再犹豫,下达帅令,
刘基!
刘基在!
本帅称王事宜你与李善长商量,本帅只有一个要求,既然不能低调,那就不藏了!
是!我王!
看着刘基离去的背影,朱元璋苦笑,
林儿,时也命也,你,别怪朱叔叔......
朱元璋转身离去,身后的背影显得是那么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