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疲惫的神情。
即便是生完孩子的病房,也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没定时检查,生了,出了问题,即便是小问题,也是件麻烦事。
住院部内,大厅里很少有人走动,大家都待在自己的房间内,有事就按铃,可护士就那么几个,要照顾一大家子病患,忙不过来也是常态。
有人会耐心等待,也有人会找护士理论。
来我们这的护士进门就在说着刚才遇到的事情,以至于一开口,对我们的态度就不是那么友善:“喂奶了没有?”
“喂了喂了。”
“喂完以后有没有拍过孩子?”
“拍了拍了。”
“那打嗝了没有?”
“没有。”
“不打嗝怎么行?”护士看了看孩子,说,“来,看看,已经吐了。”
“那怎么办?”
“过来,都看着点,孩子的爸爸呢?喊过来,都学着点,要这样抱着拍他的背直到他打嗝,放下以后也要注意点看有没有吐奶,知不知道?要是处理不过来就再找我们护士。”
“好的,谢谢护士。”
护士走了。
我们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讨论着护士的态度问题。
护士的脾气和工作时间或许有关,时间长了,这脾气就好不了。
要上夜班,睡不好,可不就脾气不好了吗?
上有医生,下有病患,作为中间传达信息的工作人员,倒是和公司里的主管有点相像,可主管大小也算是个管事的,可护士得熬到护士长这份上才能涨工资吧。
“护士工资应该都不高的。”妈妈还是拿玉梅儿子来举例,“我朋友她儿子就是做医生的,实习期是没什么钱的,她儿子是活络讨人喜欢才拿了那么点钱,别的实习生要是开车子上班,又要吃又要穿,真的是倒贴上班。”
“不过转正了是好的。”晨晨妈说。
“是,医生,律师,老师,这几个职业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有光环的,现在公务员也吃香。”
“公务员,音音倒是可以去考考看的,晨晨不行,读书读不出,不知道这个小的到时候读书怎么样?不要像他爸一样就好了。”
“这小的阿姑成绩也好的,当时是本科毕业,还是二本,他以后怎么着也要让他去读个本科的,就一个孩子,三本贵点也要让他去读的,我们家两个,当时上三本肯定是随便挑学校上的,就是太贵了,读了两个专科出来,到底是差人一截的,现在有人才引进,有个本科都不一样。”
“好,本科好,要是读得出,清华北大最好了。”奶奶对孙子的期待就是如此大。
妈妈这个外婆,对于这个外孙子倒是看得很透,这一大家子都没有读书的基因,以后能上个一本也是烧高香了,还清华北大,那真是在做梦了。
在奶奶面前,她只是笑着说:“那当然好,圆头,他也是圆头,圆头圆脑肯定读得出书的。”
“真是圆头,我们的小航航啊,什么地方都好,就是这眼睛上面的这点红印子怎么还没消下去。”
“没这么快的。”妈妈不是那么急。
比起这个宝贝外孙子,宝贝女儿更让人心疼。
“渴了喔,我看你嘴巴都干掉了,我拿个棉签来蘸点水。”
还没有排气,还是不能吃东西,水也不敢喝,盐水一直挂着,尿袋也在底下挂着,垫着的纸换了一张又一张,全是铺满的大红色。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我该走了。
可我想留下。
妹妹的老公也要留下,妈妈劝他回去,留下也不能帮什么忙,还要一直和妹妹说话一直动她的手吵她,不如明天再来。
他就和妹妹公公一起走了。
娘舅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