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睿明重重点头:
“我马上安排。
“已经向市教育局发布信息,明天我会主持相关会议。
“今晚,我再确认一遍这两部教材的纲要。”
陆明点点头:
“好。
“那就辛苦你了。
“这事,我本来是想让白鹿来推动,
“你已经够忙了,她年轻些,精力充沛,
“而且,这两门学科是十年,甚至百年之计,不急于一时。
“只是现在,她得替我在南境十一城行事,压服那些既不想让出利益,又不肯去死的城主和官僚,”
陆明踱到会议桌边,以一个放松的姿势坐进椅子,长叹一声:
“可用的人还是太少了。
“等吧。
“按照天骄的说法,天轨连城也在学习和适应地球的环境,它会越长越快。
“最晚两年,它就能覆盖帝国全境。
“那时候,就算再阳奉阴违的人,不想老实也要老实了。
“而那些真正明白我在做什么的人,自会脱颖而出。
“就像前几天那个设计出新式机甲模块的工程师。
“人们会明白,创造力和其他正向能力,才是我鼓励和追求的东西。
“那时,也是帝国全境推行这些学科的最佳时机。”
海睿明“嗯”着,双手在虚拟屏幕上快速操作了几下,把明天的会议通知全部下发。
未老先衰的部长也学着陆明的姿势瘫进机械单元宽大的座椅里,
他眨了眨眼,陆明提到的“官僚”,让他联想到了这间会议室内不久前的一幕。
海睿明有些感慨:
“我懂了……
“难怪之前那个提案你拒绝了。
“你的想法,是联系在一起的。”
那是上次市政会议,陆明提到了太阳系内殖民需求与目前技术条件之间的落差时。
一个初次参会的壮年官员主动起身,提交了一连串精心准备的方案。
方案明显经过反复考量和打磨,可以完全适配目前的技术条件——比如,用现成的塞星技术飞船,将人口直接输送到系内星球。
至于塞星规格的飞船对人类生理状况的恐怖影响……
海睿明还记得,那个官员侃侃而谈时的神采飞扬。
野心勃勃。
“将军,在殖民开拓初期,我们其实可以降低一些殖民地人类的生存条件。
“比如,塞星飞船里没有氧气,重力和压力环境不适合人类,没关系啊。
“让他们在塞星飞船里穿抗压服嘛,住在小型胶囊里——第一版殖民地也这么设计。
“压缩一下生存标准,提高折损率,就当是货运,也总能把第一批人送到火星。
“至于殖民地建立,就更好办了。
“我们在塞星飞船上,搭载一些基本技术就可以——甚至是您建设天轨连城淘汰下来的技术。
“我已经问过了大量技术员,实际上,除了距离问题,只要不考虑人类的生存舒适度,地球上的很多技术,都可以在火星直接使用。
“这样以来,只要抛弃一些不必要的人道主义包袱,只要能……”
当时,海睿明的眉头已经越拧越紧。
这名官员不是没有向他汇报过这个方案,但被他驳回了。
只不过,海睿明看重对方那有别于旧时代官僚“宁可不做,不能做错”保守风格的干劲,没有严厉斥责对方。
而是语重心长地提醒他,要慎重,要多想。
结果,这官员却在会上绕过了他,直接向陆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