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九月初,武安县县衙内。
县令王大人在内堂坐着,与陈主簿和曹县丞喝茶闲聊。
看气色,王大人面色红润,说话声声有力,病该是好的差不多了。
几人聊着这些天赈灾的事儿,看到灾民被有序安置,也没出啥乱子,也是感到欣慰。
“对了,大人,大年那边开村之事已经办妥,如今先进村的村民已经登籍,还请大人赐名呐!”
陈主簿接过手下捧上来的册簿,递给王大人。
武安县算是不大不小,人口还行,现在又加了些外来人口,除了赈灾能与朝廷报功外,这些愿意留在武安的人对农耕来讲是有进益的,也对县令的政绩也有帮助。
王大人拿过册簿,看了看,决定赐名望安村,正如名字所言,唯望百姓安康。
“可惜了大年呐,虽然赈灾有功,但是却耽误了今年的院试,不能考个名儿,哎!”
“算了不说了,老陈你待会带人把开荒事宜安排好,好好与百姓说,农政令第一条,便是开荒三年免税!”
“是,大人!”
很快,
陈主簿带着小六和一众衙役赶到了望安村。
此时正值上午,村里的青壮都去永安渠忙活了,只留些老弱妇孺子在村里。
待到村口榆树边来了不少人,小六展开手中告示,告知了村民开荒的事情。
不过开荒事情繁多,县衙不可能一直派人在这,陈主簿摸着胡子想了想,决定选个人当村长。
遂问起小六可熟悉什么人。
小六啊了一声,挠挠头,脑子里想着什么……
“有,有有有!大人,我识得一人,叫什么来着,田……张有田!”
“张有田来了吗?他家里人来了没?”
小六脸上有些兴奋,问起面前的村民们。
村民们你看我,我看你,大家都只认识才几天,谁知道谁叫张有田呀。
“在……在的,官爷……”
张媳妇穿着素衣,举着手慢慢从人群后走了来,眼里怯怯的:
“张有田是……是我家男人,官爷有……有事吗?”
小六上下打量了一下,随后告诉张媳妇让有田当村长的事儿,并且明天让他不要去挖渠了,早上到县衙一趟。
此言一出,村民们纷纷看向张媳妇,有羡慕,有怀疑,也有鄙视的……
小六见了,叉着腰指着他们,说道:
“让张有田当村长这是衙门的决定,陈主簿陈大人在这,我丑话先说在前头,谁要是不服,故意找茬闹事,别怪我不客气!”
说完,小六提了提腰间的佩刀,一脸神气。
事情就这样定了,陈主簿查看了几家屋子的修缮情况后就走了。
张媳妇本想再问些什么的,但是看到官家一众衙役威严肃穆的,咽了咽口水还是作罢了。
等到第二天,
张有田穿得整整齐齐的,和几个青壮站在武安县县衙门口的石狮子旁。
昨天听到媳妇儿说衙门里让他当村长,他是又喜又忧,不晓得咋办了。
与他一同前来的青壮是修渠时认识的,几人聊得来,便成了好友,今天也是相陪有田一块来。
站了有一会,在青壮们的鼓励下,有田鼓起勇气扣响了大门上的门环……
小六领他进了衙门,在内堂见大年。
大年在桌案前忙完,刚刚与王大人说了嶂河秋捕的事情,事儿被批准了,这会正高兴呢。
于是见到有田,也是上前打起招呼。
“大人……草民张有田,见过大人!”
张有田从一进门整个人就“颤颤巍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