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少的也有点家产。说:‘小子呀,你先赡养你的父母。如果有一天你父母不在了。你干脆就到颍州,咱爷儿俩相依为命。我这边还有几亩薄田,比你们家稍微富裕点儿。我呀,孤老头子一个,也得有人照料。这么一来呢,你照料我,给我养老送终。这些家产也归你了,你就在这落户吧,也只当你陪伴我后半辈子了。’所以,单二员外,我二叔现在年岁也大了,我不能够放着他不管呢。现在我父母双故,所以,我打算把家产变卖变卖,到颍州去投奔我二叔。在那里养活他、赡养他。”
“嗯……”单雄信点点头,“别说呀,兄弟,兄弟啊,你还真是个孝子啊!你人不错,我尊重你的想法。你不是要到颍州去吗?正好,颍州刺史府衙门我还有熟人,我给他写封信,看看他那个地方招不招人?如果需要人的话,你投奔他去。在那里,一方面赡养你的叔父;另外一方面,在衙门口谋个职。这多好啊!家里有地种,官府那边拿一份俸银,这样生活不就富足了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哎呀,多谢二员外!”
“哎——不必谢!”
单雄信就提笔给自己在颍州刺史府衙门的朋友写那么一封推荐信,推荐黑享福。把这封信交给黑享福。然后,又让人由打账房那里支了五十两纹银作为路费。
黑享福怎么也不要。
单雄信说:“你拿着,拿着啊!我这个人来钱快。这五十两银子对你来说是个大数。对我来说,不算啥。我来钱快,就得往外舍呀。因为这个钱财聚到一个人手里,时间太久了,不吉祥,我父亲就这么告诫我的。所以呢,挣来钱,要回馈社会——”
说:“那年代有这词儿吗?”就这个意思。
“——要回馈大众。哎,你呀,替我散财,这也等于替我积德了。不必谢,拿着!”
哎呦,黑享福感恩戴德呀!回去之后,把家产变卖变卖。然后,带着单雄信给的这五十两盘缠,家产还变卖一点呢,大概齐不到一百两,背着小包袱又来二贤庄,再见单雄信告辞。
正巧单雄信不在,于是,黑享福就趴在二贤庄庄门前磕了三个头。就这么着,离开了上党县,赶奔颍州。
到颍州找到了叔叔。他叔叔特别高兴,爷俩亲如父子。从此,黑享福就在颍州定居了,就跟叔父相依为命。然后,拿着单雄信的这封信找到颍州刺史府衙门,找到那个人递上去。那人真办事。“二员外托的,这哪能不办呢?”就给黑享福在刺史府安排了一个职务,打打杂呀。慢慢地提拔成了差役。再慢慢地,这黑享福做事儿踏实,为人厚道。所以,大家伙都挺喜欢他。而且,勤快,工作认真,颇得刺史大人的青睐。后来,刺史大人一看,得了,再提拔吧!把他就提拔成了刺史府衙门的旗牌。
这个时候,黑享福就想着给单雄信写封信,好歹自己在颍州混地人五人六了,应该给单雄信说一说,让二员外得知高兴高兴。他懂得字儿不多,所以,他就找到单雄信那个朋友,想要托这个朋友给单雄信写封回信。
结果,这朋友当时把黑享福给按住了,“兄弟,这信写不得了!”
“哦?为什么?”
“二员外出事儿了!”
“出什么事儿了?”
“二员外反了!”
“反了?”
“啊!二员外现在带领山东义军刚刚攻占了金提关,成了反贼了!所以,咱们跟二员外过去的关系对谁都不许说!更不许有书信往来!如果被人发现,这就是通敌呀!咱们跟二员外的关系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不允许再被别人知道了。明白吗?!”
哎呀!这时,黑享福是特别担心单雄信身家性命啊!但是,那个年代通讯不方便,也不能书信往来。于是,他就多多留意单雄信。
后来听说单雄信跟山东义军上了瓦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