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庐山脚下(2 / 3)

江湖尘事 江南剑 3358 字 2020-04-17

巧,那些被掳走带到这里来的人,没听说他们会练丹,那么这些人将他们带来,让他们做什么?

难道是让他们生火做杂役?就算是生火,炼丹需要的火候也是有讲究的,这些人肯定不放心让别人来生火。

如果不是用这些人干活烧火做工,那么还能让这些人做什么呢?伏缨忽然有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伏缨曾听朱雀说过说过一件朱雀亲自见到过的恐怖经历,西域魔教的长老曾在茅山的一个山洞炼制能让人变得力大无比刀枪不入的丹药,他们不惜拿自己教众来试验丹药的效果,很多魔教教徒服食之后,很快就吐血身亡。

难道这些人掳来普通人,就是为了让他们尝试丹药的效果?

若果真如此,那这黄白观岂非变得和魔教无异?他们掳来了这么多人,偿若是用来试药的话,恐怕已经不知道毒死了多少人。

伏缨展开轻功向庐山迅疾地赶去,他的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不少口吐鲜血之人,这些人的脸上写满了冤屈和不甘,而且死后冤魂不散,全都聚集在庐山周围,伏缨耳中都似乎听到了这些试药身亡之人的呐喊声。

为了防止更多的人试药身死,伏缨加紧了步伐,从九江附近下了船到庐山不过二十多里地,片刻可至,伏缨因为心里着急,所以觉得路程漫长。

来到庐山山脚下,望着如斧劈刀削般奇伟险峻的庐山,伏缨忍不住想起了苏轼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绝非伏缨想象中的一座山头,而是连成片的山区,他忽然想起,庐山中就算有这么一座道观,他也并不知道道观的所在,伏缨四处查看,看到庐山山脚下有三排房子,房子错落有致,隐隐形成一座院落,不知是猎户还是农家的宅院,伏缨向这片宅院行去,希望能够打听到黄白观的所在。

来到这处宅院前,伏缨拍了拍院门,院子里的狗儿听到有陌生人前来敲门,此起彼伏地吠叫起来。

没过多久,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婆婆出来开门,她看到门外的伏缨,愕然问道:“什么事?”

伏缨说道:“打扰了,我想问一下老婆婆,这庐山中有一座叫做黄白观的道观,老婆婆可知道在什么地方?”

这老婆婆看了看伏缨,脸上带着冷漠的神色说道:“我老婆子在这里生活了五十多年,都未曾听说过有什么道观叫做黄白观的。”

伏缨听她说话口气十分自负,一副我说没有就没有的样子,伏缨一时也找不到别人去打听,只好耐着性子接着说道:“老婆婆想必记得不是太清楚,这个黄白观我今日还听人提起过……”

老婆婆不耐烦地说道:“那就是你听错了,别说这庐山中什么寺庙道观尼姑庵,就算是里面的和尚尼姑道士,我老婆子也能说上个七七八八,你若是跟我一样,在这里生活过五十多年,就知道我所言不错。”

说着,老婆婆就要关上门,不打算搭理他了。

伏缨一把将门挡住,他满肚疑惑,不知道该相信谁才是,这时若是老婆婆将他拒之门外,他定然更加迷惑,他见这位老婆婆脾气有些不好,连忙赔笑道:“不知道老婆婆家中还有别人没有?”

老婆婆问道:“你问这个干什么?”看他对伏缨提防的样子,仿佛在说难道你想趁我老婆子一个人在这,想图谋不轨不成?我老婆可不怕你。

伏缨摇了摇头,为了化解这老婆婆对他的疑心,他从怀中掏出两个银元宝道:“我来到庐山想要拜访山上真人,偿若老婆婆家中有人能带我去山中寻访一番,这二十两银子,我原当做酬金。”

二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只要有人愿意带着他道山上走一遭就能赚到,老婆婆顿时换了个脸色,她一直防备的神态终于放松了下来,且笑眯眯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