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票房先扣除5%的电影专项基金,再扣除3.3%的营业税(这两部分上交国家),剩余的部分影院,院线、制片发行方再进行分账。剩下的部分院线分7%,影院分50%,制片发行方分43%。)。
当然,分账比例不是固定的。除了国家那部分外,其它的都可以谈。
经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直营和加盟。
顾名思义,直营就是 院线自己花钱投建影院。管理影院。
加盟则是当地的一些老板自己按照某家院线的标准建立影院,然后加入到某个院线体系当中,获得电影播放许可和胶片资源。然后通过票房收入来盈利。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直营比较烧钱,资金压力大,但是影院设备和装潢等比较统一,观影体验较好。
加盟则有助于院线的快速扩张。但是各家加盟影院装修和设备不统一,而且升级缓慢。毕竟院线没办法要求院线把设备按时升级。所以观影体验良莠不齐。
这三个环节当中,影院分成比例最高是有原因的。但也是最容易亏损的。
因为影院承担了建设成本,折旧成本,场地租金,人员工资等等开支。一旦影片没人看,或者选址不好,很容易就黄了。
毕竟每个时间段上映的影片大家都差不多。一家影院能否存活,除了选址,票务销售情况也是决定性因素。
于是许多影院,尤其是加盟影院都引入“黄牛”这个保底概念。
这会一线城市一张电影票的价格都在70-80元左右,请女朋友或者意中人去看电影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这个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呢?
是黄牛定的。
黄牛一般都会跟影院谈一个价格,一般在25元左右。假设说一家影院,未来一年总共有8万张电影票。那么总共就是200万,黄牛预付给影院20%-30%不等的预付款,所有的电影票就都被黄牛包了。
消费者来买电影票时,前台压根就是黄牛的人在卖票。这种当然就是原价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去报刊亭,或者是企鹅群,论坛等场景分发销售。那些票的价格都是有折扣的,35-60不等。毕竟中间环节的人要赚一手。
黄牛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把手上的影票卖掉。相当于分销商了。
那么黄牛赚什么钱呢?黄牛赚的就是卖完这8万 张电影票,比200万以外多出来的钱。
如果这8万张票卖不掉,那么黄牛就亏钱了。
那么,黄牛赚钱和亏钱之间的临界点,其实就是票能否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卖掉。
比如说,你来影院柜台买票,你摆明了就是来看电影的。那肯定是正价没的说。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如果周末打算约女孩去看电影,提前在论坛,报刊亭这些地方购票,35-60块就能拿下。省了一点。
但是如果在电影开场前10分钟20分钟,还有80%的空座没卖掉的话,黄牛也没辙。这么短的时间他压根就处理不掉这些电影票。只能认亏。
所以,颜浩提出电影票按时间区别定价的策略。
第一:周一到周五没人,那么票价就按15元一张的价格颜浩来包销了。周五晚到周日,人多,影院每张票按40元的价格供应给颜浩。
第二:8点开场的电影,7.50分还剩50个座位没卖掉的话,这部分票按照5元一张的价格,由颜浩包销。
简单来说,颜浩这是要做全国最大的电影票黄牛。
目前,全国各家院线的票务系统都是独立的。零零总总30多个院线旗下的影院总共有140多个票务选座系统。当然,这些系统之前都是影院内部使用,并不需要具备针对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