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的,最近发生的事情上,然后得出不同的结论。这里的结论就是自己的结论了。
但是我又是一个辩证的矛盾的人,不可能给一个确定的,满是爽感的结论。这也就决定了我写不出来鸡汤文来,我也写不出清晰的话,满篇模棱两可是我的写作的常态。
有点中庸。
好了,也看过很多写得自然又富有哲理的,并且好看的作品,自己很难写出来吧。脑袋里没有对应的墨水。
不用太过于强迫自己,把自己脑袋里想的说明白,就好了。
又绕了回来,说不明白的东西硬要说明白,也确实难度很大。
我有两个结论,第一是少写结论,多描述事实,比如景色啦,动作啦,神态啦等等。第二个就是,非要写故事什么的,不要怕矛盾,因为这世界不是谁想怎样就怎样的,作品就和菜一样,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口味,甚至不满足大部分人的口味,也没必要去相信所谓的权威。
东西总得变化,变化来自于新。
“身体健康的愉悦在备尝病痛的百般折磨时最为明显。”圣奥古斯丁的一句话就说了很多道理。人就是一种需要对比的生物,幸福与不幸,皆来自对比。我们也不能不对比。
所以我觉得纯说理的作品不适合我自己来写,或者那些硬要在历史上找一些例子来证明自己说的话我也不想去做。因为不想写我自己认为是错的东西。
但是也不能一点都不沾边,于是可以写小说,把自己的想法隐藏在人物之后。
以后读小说,要总结一些神来之笔的地方,也要试着去概括,去总结,去捕捉小说的结构。事后估计应该要好于开环的阅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实也就该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每天不是在思齐,就是在内自省,怎么会轻松愉快呢?稍微痛苦一点恰恰因为自己走在对的路上。可如果对真的就是对的,那么,我们最终会不会因为之前在对的路上的努力而获得回报,以至于我们乐此不疲,重复地走在这对的路上呢?
只能说,生活不可能把全部的选项都展现出来,但它必然是留有余地的,除非是自己真的自暴自弃,否则做一些事情,总可以改变点什么。
自由与不自由,我也分不清,即便脑袋里想的事情一点都不一样,但是做出来的表现型可能真的就是一模一样,那还怎么推测呢?
于是,只去惩罚恶的行为,而寻找不到产生恶的行为的思考过程在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如游戏里的不同角色一样,千奇百怪。我们并不,从来不站在一个玩家的位置上,我们是被“玩”的英雄或者角色。
所以,我们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装备和打游戏思路,一不能人云亦云,二杜绝千人一面。
去掉基合成的思维,说不明白。就是去掉那种,自认为自己是多个基的线性组合的这种观点,而去培养一种,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基的观点。
一个人就去做一支骑兵。
因为我还想说那个观点,我们的人生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与其说一路坦途,不如说是因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看见别人被困住了,是因为人家还没有找到一个度过坎坷的办法,自己被困住了也是一样。
不同的是,我们能看见自己的坎坷究竟长什么样子,而完全不知道别人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
所以说不要习惯性地无助,无知,无为,那些本就应该是我们人生中要去对抗的东西。
就那走路来说,在生活中,走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那是建立在我们把全部能发生的调节方案都在肌肉里预先加载的基础上,我们大脑不控制这个过程,不代表我们的身体没有动作。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