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耍(2024.6.30)(2 / 4)

样子了。

我又把一只叼着虫子的小鸟吓跑了哈哈!又在南湖大“沼泽”踩了一脚泥。

明知可以打破规则,还是不打破。因为我在乎的不是,形式上如何如何,我在乎的,是到底学没学到东西,学到了,怎样都无所谓了。

为什么科技都这样发达了,还是有那么多人受苦?我的理解是,还不够发达。

屏幕被滑花了,呜呜,唇亡齿寒。

不敢行动,还是因为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太高了,换句话说,是幻想得太精致了,再换句话说,是我们太菜又想得太繁华了。

然后还有很多很多的陷阱,它们都是先在我们的脑海中安插一些美好的,甚至是极度美好的概念(我认为极度美好的话就太媚了),让我们抛弃了纯真与素雅,去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然后陷入死循环无法自拔。纯纯的捧杀。

混一点挺好,业余一点也无所谓,就是不要捧得太高,难道我们的世界不需要小草么?

我的偏见是,天然的善良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不必用看似华美实际封闭的外壳去包裹这样的一种天然的东西。否则是会费力不讨好的。

缺乏安全感可不是小孩子的专利。仅仅看数据,我们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不是我们拥有了过分的共情能力,而缺乏了必要的钝感力?

我们总是说,要给孩子一个优越的生存环境,要比我们本身好。那么如何做呢?我觉得还是让孩子能从小就多与大师交流,这是一个最优越的生存环境。大师是什么?他们多半时间是在钻研的,剩下的时间又都很谦卑。我们能做的不是寻找大师,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向着大师靠拢,同时保持谦卑的心态。重要的是,别让假大师耽误了孩子。细细想来,确实也没有那么多大师。还是换一个生存环境吧。

锦衣玉食也避免不了不测风云,打败疾病最好的方式是药物和呵护?还是抵抗力的培养?我觉得都是重要的,都是最好的,不必区分。但一直强调不吃肉就练不好武功,那就不对了。不该极端地刻意地强调客观,主观上也要发扬发扬。不能主观还没有努力,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在客观上吐槽吧!

好好吃的吃的。

贫穷就无法繁华?贫穷就开不出花?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留给自己思索一番罢!这里似乎还涉及到新的名词,“歌颂苦难”。新的时代,确实有新的点要思考。

给予得越多,索求就越多嘛!这也是个不稳定模型。我倒是期望能给自己的生活目标加个闭环上去。到了就摆烂,不到就调整。其实也不是摆烂,时髦点说,动态平衡呗!

如果想找一个地方呆一辈子,我最想去的是图书馆。此外就没有了,别的地方,都还行吧。

无论是决策者也好,还是倾听者也罢,最重要的,是把所有类别都考虑进去,不能偏颇,一偏颇,那就一叶障目,给出的建议、结论、决策,都是错的。更抽象的事,多数时候,我们都会忽略大部分人的声音而选择那些出了声的声音。沉默的声音怎么收集啊?好一个幸存者偏差。try{ggauto();} catch(ex){}

在图书馆午睡还是爽!如果我死了,记得烧一个纸图书馆给我。在这里呆着太爽啦!

然后某君推荐的《沉默的大多数》非常棒,有时间一定要读一读。

这提到了一些奇思妙想。一些常规思维,竟然只能用在很小的领域里,因为大多数在沉默着。所以如果不去调查,真的就可能是,控制器给出一些“瞎指挥”的信号了。

举个例子吧,也别太敏感的例子。比如,学校想要培养出数学好的学生,那仅仅将教材改得更加细致、考题更加多元并提升教师水平是不够的,这样并没有踩在点子上。作为领导,该发现的是,原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