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就连江晨自己都没有料到,网友们竟然会分析得这么深。
“这首歌真的唱哭我了,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听完这首歌,我忍不住去查了很多战争时期的资料。”
“我已经好久没有回家了,想来阿奶和阿妈应该就像是歌里面的阿嬷一样,一直在等我吧。”
“那楼上你还不赶紧买票回去!”
“哎,我也想买票。有谁能告诉我,这个世界哪里可以买到去天堂的票。”
“额,楼上的回复看哭我了。”
……
江晨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感动,他轻轻呼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
回想起在村里采访阿嬷时的情景,那份沉重与坚韧至今仍萦绕在心头。
他不禁想到,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这种责任感让他感到无比荣幸,同时也倍感压力。
与此同时,网络上。忽然开始流行一个“合唱接力”活动。
一个个视频里,人们唱着《阿嬷》,将歌声传递下去。
有老人颤抖着声音唱出自己的记忆,有年轻人用清亮的嗓音传递希望。
他们录制自己演唱《阿嬷》的片段,并在社交媒体上接力传播。
江晨点开一个视频链接,画面中一位年轻女孩穿着民国时期的旗袍,站在布置成老式客厅的场景中。
她深情款款地唱着:“山那边是什么/是英雄的英魄/是他们拼死保卫的新华国……”
画面切换,是一对祖孙在家中合唱的场景。
老奶奶浑浊的眼中泛着泪光,孙女轻轻搂着她的肩膀。
有的人穿上了军装,有的人在长城脚下吟唱,还有人邀请自己的祖父母一起合唱。
这些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引发了新一轮的感动和共鸣。
江晨看着这些视频,内心被深深触动。
这种自发的传播和演绎,让《阿嬷》这首歌有了新的生命力。
江晨深深地感受到,音乐的力量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它不仅能触动人心,还能唤起共同的记忆,激发创造力。
就在这时,江晨注意到评论区里出现了一些新的讨论。
有网友开始深入探讨歌词中的历史背景。
“我去查了资料,原来当年真的有那么多年轻人奔赴前线。江晨的创作也太严谨了吧!”一位网友写道。
另一位网友回应:“是啊,我爷爷就参加过抗战,他总说那是一段艰难又光荣的岁月。江晨这首歌简直就是在还原历史!”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江晨的作品和其他人的作品,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原因吧!”
“就是,之前网上闹的那么火。其他人,不过都是蹭热度,想要赚钱赚流量。”
“甚至可能他们连阿嬷在哪里都不知道。只有江晨是去认真采访了,你们看歌词就知道。”
“怪不知道《阿嬷》这首歌,刚开始两句词就听的我头皮发麻。太真实了!没有去亲自采访,是写不出这样的词的!”
“对,这一次江神的词和真实。其他人一看就很浮夸。”
“有人知道阿嬷是在哪里吗?想给她捐款。”
“我想,对于阿嬷来说,捐再多的钱,也换不回自己的一个儿子。”
“还是不要打搅她了好。你们没看到吗,视频里面,连江晨都没有和阿嬷说上话。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位村长和村里的老一辈们的转述。”
……
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加入了讨论。
他们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开始科普抗战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