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名为毗留博叉,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北方多闻天王名为毗沙门,能护持人民财富。四大天王世称四大金刚,这只是《封神演义》中的戏言,金刚与天王是不可混淆的。
即大雄宝殿,唐朝时称为“金堂”,史出《佛祖统计》: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感梦求法”的典故。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大雄”表示佛的智慧、法力雄厚无边。这里主要供奉以空间为主的横三世佛,即中间“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结跏趺(读jiā fū,盘腿而坐,脚背放在股上,是佛教徒的一种坐法)坐,这是佛说法相;左边“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结跏趺坐,左手持药器,右手施无畏印,表示佛在告诉众生,不要畏惧生死,佛的智慧能帮助众生战胜畏惧生死的烦恼;右边“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阿弥陀译成汉语为无量寿),结跏趺坐,手结弥陀定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四周为十六尊罗汉。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2500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建立了佛教,所以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像有各种不同的姿式,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自己的头目脑髓,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姿式的造像名为成道相。一种是结跏趺坐:是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式。另外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旃(zhān)檀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旃檀木按照佛的形容所作。下垂名“与愿印”,表能满众生愿;上伸名“施无畏印”,表能除众生苦。后来仿照此形象制作的也叫作旃檀佛像。
一般多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一年老,一中年,这是佛涅盘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初祖。迦叶涅盘以后,阿难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二祖。俗称释迦佛为如来佛。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能说明是某佛,比如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耳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