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次认识60年代家人(2 / 3)

一定要用自己所学和智慧再加上空间这个“外挂”帮助家人,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吃过饭后,李大宝回到自己屋里,继续琢磨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

他知道,虽然自己拥有系统空间,但在1960年代,直接使用超前知识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正当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李大宝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的刘婶,她一脸焦急地说:“大宝,不好了,我家小狗掉进地窖里了,那个地窖是荒废的,还比较深!我们不敢随意下去。”

李大宝一听,赶紧跟着刘婶跑到地窖边。

只见地窖围了好几个人,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大宝心想:这正是展示自己智慧的好机会。

他走到地窖边,仔细观察了一下地窖口和周围的环境,然后对大家说:“大家别急,我有办法救小狗。”

刘婶一听,连忙问道:“大宝,你有什么办法?”

李大宝笑着说:“我们可以用绳子做个简单的吊篮,把小狗救上来。”他从家里找来一根长绳子和一个旧篮子,指导大家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吊篮。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把小狗安全地救了上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婶感激得热泪盈眶:“大宝,真是谢谢你了,你是我们的救星!”

李大宝笑了笑:“小事儿,以后有啥问题尽管找我。”

他心里明白,虽然不能直接使用系统空间,但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同样可以帮助到大家。

转天早晨,天际那一缕深蓝彻底淡去,呈现出清晨阳光照耀下特有的通透色彩,伴随着初升的朝霞,无边绚烂,李大宝决定带着弟弟妹妹出去转转。

王小军兴奋地像只小马驹,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拍着李大宝的背:“大哥,你真厉害!听说昨天你救了那只掉到地窖里的狗,大家都在夸你呢!”

“小军,别拍了,再拍你大哥都要散架了,但是你们俩不能到那个地窖边玩耍。”李大宝笑着摸了摸王小军的头。

王小军嘿嘿直笑:“大哥,我们知道了,大哥你简直是我们家的大英雄!”

“大…哥哥,真厉害,哥哥…坏坏”李小雅呼哧呼哧的走来

王小军不服气地说:“我这是真心的,谁叫我大哥这么厉害呢!”

李大宝哈哈大笑,觉得这个弟弟真是个乐天派,生活在这艰难的年代还能这么乐观。

三人路过供销社,李大宝看到供销社门口贴着一张告示:“本月粮食、副食品,凭票购买,限量供应。”

1955年,京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按定量发放北京市粮票,凭票购粮。

京城市人民委员会颁布的关于《京城市实现“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当时,一个特殊重体力劳动者(特殊重体力劳动者指的是矿井工人、筑路铺轨工等行业人员)一个月的供粮标准是60斤,一个普通居民一个月的口粮标准是28斤。

1959年以后,京城粮食调入发生困难,一度出现库存用粮不够维持6天需求的紧急状态。

为此粮食定量依年龄大小,婴儿3斤、少儿6斤、儿童8斤,成人21斤不等。

此外还因身份不同,指标各异。其中面粉供应占总定量20%,大米占10%,其余供应粗粮:玉米面、白薯干、高粱面、鲜白薯等等。

因此这个时候的粮食那是相当之金贵,一是工资水平一般,二是家庭人口多,三是所有物资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四是大部分家庭中的各类票据都不充裕。

李大宝心想:“在这个没有超市的小卖部、什么都凭票供应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