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创作者大会》的首轮招商金额,最终定格在了六亿一千万。
五家特约赞助,每家八千万。七家植入,每家三千万。至于节目播出时的贴片广告之类,都还没有开始谈呢。
这个情况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了,林煜一个大召唤术,就把胡一川给提溜了过来。
一开始对这档节目的预期是赔本赚吆喝,所以各方合作的协议都十分潦草,基本上都是口头约定。但现在,这档节目已经变成一棵摇钱树了,必须重新签合同,明确收益分配模式。
而对于这些商业上的条条框框,林煜是不如胡一川熟悉的,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林煜本人,则是和节目导演孟德水以及节目导师苗大能混到了一起。他们几个要商量的是,怎么给这档节目花钱。
真用两千万的投资去挣十个亿的赞助,林煜都觉得有些丧心病狂了。这要是传出去了,那以后这节目组也别想安生了。
现在应该做的,是加大投资,而且要把钱都花到能切实提升节目效果的点上。
综艺节目想花钱还是容易的,之前某台的一档音乐竞演节目,那现场的音响,舞美,那叫一个豪华,即使是纯外行的观众,也会认可那种视听享受。
而这里既然是京剧竞演,那在灯光音响设备上砸点钱也是应该的。
灯光和音响这两种东西啊,下限可以很低。比如林煜他们在柏林的时候,灯光就是汽车大灯,音响完全就是靠吼,但只要现场的气氛烘托到那里了,演出效果依旧杠杠的。
但这二者的上限也可以极高。真的照死里砸钱的话,现在收到手的六亿一千万可以全部砸进去。这也不现实,林煜的要求是,比肩鸟巢演唱会。
另外,林煜还亲自去辰兴,问他们借了一套还未发售的全息投影设备,这算是顶级黑科技了,可以为舞台创造更多惊喜。
摄影棚还是酷鹅当初录《一年一度整活大赛》的那个棚,但是这么一套操作下来,从今以后,这个棚就姓林了。这是胡一川从胡思睿那里谈下来的。
硬件设施,砸进去了接近一个亿,光是那些大型设备的运输费用就上百万了。说实话,这还是林煜第一次这么大手笔地花钱。
北江省那边在为《冰之极》的拍摄建影视基地,但是一期工程也就是四千万,这里面已经包括人造冰山了。而四千万,差不多是这个现场音响系统的价格。
只能说,花别人的钱,就是爽啊!
和挥金如土的林煜不一样,苗大能的花钱之路不太顺利。
他负责的是给节目摇人。参赛选手方面,苗大能透出点风去,就有全国各地的京剧演员响应。苗双全和他的师兄弟们已经在对报名的演员进行海选了。
现计划是招募五十个左右,年龄在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青年京剧演员。
当然了,海选的是京剧演员而不是程序员,所以二十到三十五岁的年龄范围不是硬指标。只不过,到三十五岁还没唱出头的演员,基本上也就放弃,改行了。
而戏曲这个行业,一旦改行,停止了练功,基本上也就回不来了。
让苗大能碰壁的,是招募导师这个环节。
苗大能满心觉得,自己是带着诚意去邀请那些同行,一起进行一项对京剧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的行动。
可是,他去拜访了几家同行,对方都觉得苗大能办综艺,是为了给他个人扬名,是为了拉拢那些年轻的演员,好开宗立派。
一开始,苗大能还能进门喝几口茶,再后来,苗大能直接连门都进不去了。
苗大能在京剧界,本身就是一个异类,年龄资历唱功,都应该是泰斗级别的。但国内公认的那几个京剧泰斗,却对苗大能的暴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