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里面,由部里面决定,铁路线到底该怎么走。
汪局长听了之后,苦笑了一声道,我说呀老孙,你这样可是把矛盾往上交啊,上交矛盾可是没有担当,没有作为的表现,部里面可是不鼓励这种做法。
孙局长早就想好了一套托词,就是刚刚在会场里受到张庆合的启发,能力不足,水平有限,无法决断,可不敢耽误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落地,自然还是由水平更高的人来做出判断。就颇为无奈的道:汪局长啊,是这样,我和几个处长认认真真地听了临平县和平安县的报告,从现实情况来讲啊,临平县距离最短,可以缩短 20 公里,能够为国家节约上亿元的投资,这是临平最大的优势;平安县呢,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经济相对要好一些,在修建铁路这件事情上全县上下思想统一,力度很大,下一步修铁路的时候啊会少不少的麻烦。所以啊,综合考虑之后,我认为两个县都很有说服力。
汪局长一边敲着桌子,一边说道老孙的汇报,待老孙汇报完,汪局长道:老孙啊,议而不决,商而不定,这样报上去,恐怕部里面并不满意啊。
孙局长倒也不急,无奈的一笑道:汪局长,水平有限,能力一般,站位不够,格局呀也有局限性,所以您才是局长,我才是个副局长嘛。
汪局长拿着烟并没有抽,长长的烟灰耷拉下来,掉在了桌子上,摔成了粉末。汪局长拿起了旁边的擦桌帕子,一边擦一边缓缓说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方案报上去会是什么结果?
孙副局长抽了口烟缓缓吐出了口中的烟雾,十分平静的道:不好判断啊,毕竟领导的站位比我们高嘛。
汪局长作为省铁局的局长,看问题也很透彻,直接说道老孙啊,实不相瞒,根据我的推测,只要方案上有临平县,那么线路就必定要经过临平县啊。这是一条战略性铁路,少投入早通车一天,意义就不一样。嗯,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从临平过于国于家都十分有利,内心来讲我是赞成这样上报的。
孙副局长见汪局长不反对,就又笑着说道目前来看啊,这个方案确实是一个比较有建设性的方案,而且周鸿基副省长邹主席那里,都能交代过去。至于铁路到底怎么走,我相信部里的领导比我们有智慧。
汪局长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那就准备建议报告吧。
散会之后时间尚早,孙友福第一时间将消息汇报给了县委书记郑红旗,县委书记郑红旗听到省铁局要将两县的方案一并上报到部里面,心里虽有担忧,但更多的还是稳操胜券的自信。这基于三点原因,第一,设计院的既定方案就是走平安县,如果调整方案又是费时费力的工作,第二则是平安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都大于临平县,第三则是省、市两级政府对平安县修建铁路都是支持的,有了两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自然是不一样。基于这三点考虑,在郑红旗看来,铁路从平安过合理合法。
完成了工作,魏昌全单独给周鸿基打个电话,想要当面汇报工作,一个则是表达感谢,第二个则是汇报思想。
换做一般人,没有提前预约,别说一个副县级的干部就是副厅级的领导,也很难见到周鸿基一面,周鸿基听秘书小谭汇报到是魏昌全要汇报工作之后,放下手中的笔说道上午还有什么安排啊?
秘书对领导一天的安排都了如指掌,了然于胸,马上汇报道:领导,半个小时后听取东海市市长和省交通厅关于建设省城到东海的收费高速公路情况的汇报。
周鸿基看了看表,说道:修建高速公路是新鲜事物,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半个小时的时间说不清楚,我看这样,通知东海市和交通厅的瑞洪厅长把时间改到下午,下午的其他活动为东海的工作让路。请昌全同志现在过来吧。
秘书小谭跟了周鸿基不到一年的时间,却经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