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搞不懂这是唱的哪一出?(2 / 5)

有那盘磁带在,别说是张庆合,就是钟毅来了,也不敢否认这个基本的事实。” 淡定地说跟着几人来到了市纪委大院纪委的办公区。

工作人员将万庆峰安排到了接待室,送上茶之后,便有两人前后陪同,不离其身,门口还站了个人守着。

万庆峰看着几人,说道:“小同志,是华西书记要找我吗?你们不用陪我,给我找份报纸,我在这里等就是了。

” 几个年轻同志对视一眼,既没有回答万庆峰的话,也没有拒绝他。毕竟万庆峰是正县级的人大主任,在处理正县级干部的问题上,都是由纪委常委亲自审问。

见几人不为所动,万庆峰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上面的浮茶,轻抿一口,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等待着。

不多会儿,市纪委副书记郑成刚带着本子和两个同志一起走进门。

万庆峰见状,忙站起身来,主动迎上去,热情地说道:“郑书记,好久不见呀!”

郑成刚面色严肃,说道:“万庆峰同志,前不久我才去过你们临平县,给你们临平县党政干部开了会的嘛。”

继续阅读

众人落座之后,郑成刚面色愈发凝重,说道:“庆峰同志,根据市委、市纪委的工作安排,现在找你主要是想了解一些情况。你说你向张庆合行贿了 100 万,这个是不是事实啊?”

“这个是事实啊,我亲自送到了张庆合的办公室,张庆合把钱也收了。”

郑成刚看了一眼旁边的年轻同志,说道:“把这句记下来。”然后转头又看向万庆峰,继续问道:“庆峰同志,你还说向平安县人大主任王满江同志送了一万块钱?” “对啊,送了一万块钱,王满江也收下了。”

郑成刚接着问道:“庆峰同志,你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钱呀?” 万庆峰微微抬起头,嘴里小声地将各项工资收入加了起来,不到一分钟就说道:“郑书记,咱们东原市的工资收入差别应该不大,您是正县级,应该清楚正县级干部的工资情况。我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一个月大概有两百一十二块八毛四。”

郑成刚点了点头,说道:“差别不大呀,算 300,一年 3600。”

万庆峰赶忙说道:“啊,工资收入没有那么多,没有那么多,满打满算也就 3000 块钱,不可能超过 3000。”

郑成刚又点了点头,说道:“庆峰同志,3000一年,100 万要挣多少年?”

没等万庆峰回答,郑成刚脱口而出道:“大概是 277 年。庆峰同志,我想问一问,您这 100 万是怎么来的?” 万庆峰一听,心里觉得有些不对,但也明白这样的问题无法避免,毕竟林华西昨天也问了这个问题。就说道:“郑书记啊,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啊。”说完之后,就将煤炭公司汽车租赁的事详细地做了汇报。万庆峰继续补充道:“郑书记,这都是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所犯的历史性错误,也是发展中的错误,上面也有定调,摸着石头过河,允许大家犯错嘛。”

郑成刚眉头一皱,抬眼紧紧地盯着万庆峰,说道:“庆峰同志,允许犯错,但是没有允许领导干部做运输生意吧。你是党员领导干部,又是煤炭公司的实际负责人,怎么能经营货车呢?又怎么能从中牟利呢?”

万庆峰听完问题,顿时觉得不对劲,忙解释道:“啊,这个,这些车的名字都不是我的名字,从账目上看,那些车和我没关系啊。”

郑成刚又是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庆峰同志,既然没有你的名字,这些车和你没有关系,那为什么他们都把钱给你呀?庆峰同志,你不要把我们当傻子嘛。”

万庆峰听到这里,才察觉出事情有些不妙,赶紧说道:“郑书记哎,郑书记,您知道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