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更高层次的武学境界,从而更进一步。
要知道,顶级高手的进阶比起下三阶或者中三阶的进阶,那更是千难万难!如攀万丈高峰,千丈之距很多人都可以到达,但要到达五千丈的距离,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到了七千丈还想继续前进,那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说五位高手所处的位置正是万丈高峰的七千丈处,那么,这一次感受过无我之境就犹如身处绝壁峭崖,正在进退无路的时候,从更高处给他们抛下一根绳索,可以帮助他们继续攀登。
虽然此事是叶恒无意所为,但五人受到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因此说叶恒对五人有大恩亦不为过。只不过这种恩情并非是所有人都会真心的感激、坦然的承认的。虽然这个恩情不小,但一方是无意为之,另一方却是被动而受;授予的人没有半点功利之心,接受的人没有一丝窃取之意,全然只是巧合。
对于这样的事情,承认者使人敬佩,当然也会被某类人诟病为“犯傻”,不承认亦无可厚非。但承认了,就等于欠下叶恒一个莫大的恩情,不承认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跟本不用去考虑回报或补偿这份恩情。就此事而论,承认与否,一心主之,全凭各人的修养心性决定,叶恒不可能去计较什么。
但是,西北侯李甫坦然承认这份恩情,人虽走,意却留。
西北侯虽然只说了两句话,留给众人的震撼却是巨大的!
依然还留在周围的,无一不是老江湖,一个个都是世故又圆滑的人精,自然能品味出侯爷此话的用意,稍一琢磨就会发现侯爷已经表明态度要交好叶恒。既然侯爷明确相邀叶恒日后到侯府叙话,那么,在叶恒去侯府叙话之前,如果有人胆敢要了叶恒性命,那就是摆明了与西北侯为敌,在这大西北,敢与侯爷做对的话,那简直就是老寿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烦了!
当然,西北侯爽快的答应也出乎叶恒意料,本来他只是说的场面话,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侯爷一口应下,简单粗爆的敲定了此事。虽然叶恒不知道西北侯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侯爷既然这么说了,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便细问。但是西北侯的这份情义叶恒是记在心里了,到了此时,再傻的人都猜的出侯爷的话中之意,这无疑是告诉所有人,从今后锋兵阁的靠山就是我西北侯,你们想要对之下手,最好掂量掂量!
谁都知道,在这大西北,西北侯说的话比圣诣都管用!民间传言,李甫本是李氏皇族上一代的天才人物,文治武功,文韬武略,是那一代的不二人选,本是先帝看中的继承人,但不知为何,在先帝传位之前,李甫发下了远离皇宫、永不称帝的誓言,之后便来到当时还是一片混乱的大西北,做了掌管这里的一域之主。从那之后,李甫便再也没有踏出大西北半步,一别帝都,再无相见。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言,事实如何,皇宫秘辛,世人无从知晓。但是,自从李甫做了西北侯以来,帝都对侯爷做出的任何决定从未反对过,对大西北的治理更是从未插手,官员的甄选升迁安排全部都是侯爷说了算,皇宫方面连走个过场的程序都没有,这可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侯爷的两句话,等同送给叶恒一张免死金牌,在叶恒拜见侯爷之前,绝对管用!就算是见过侯爷,只要不是侯爷发话要对付叶恒,别人想动叶恒也得提前掂量一下。
话说回来,叶恒也不可能凭着有了这两句话,就永远都躲着不去侯府,那样反而会被所有人看轻。
眼看侯爷已走,今日之事不会有其它变数,四面的围观者亦开始纷纷退去。留在空中的四人却依然默默而立,神情却异常复杂,观那表情,像是在做某种重大的决定一般。
锋兵阁的人看着四周不断退去的人影,终于慢慢放松精神,只是当看到空中的四人还是一动未动时,刚刚放松的精神再度绷紧!
小鬼已走,阎王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