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父皇,儿臣来接你出宫了!(2 / 3)

李承乾颔首,沉稳问道:“所择之学子,是否皆为我朝杰出之士?”

长孙无忌答:“正是如此,臣已精选品学兼优之士,他们既能代表士子之风貌,又能与陛下进行有意义的学术交流。”

李承乾闻之,面露赞赏之色:“赵国公考虑周全,此举不仅能让父皇更贴近士子,亦能激励学子们勤奋向学。”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关于住宿与膳食,臣已命人准备妥当。”

“陛下所居之处,既不失皇家威严,又兼顾了亲民之需。”

“膳食方面,将依照学宫日常,确保陛下能真实体验学子们的生活。”

然而,朝堂之上,却有一些人,有些不愿。

礼部尚书司徒典闻之,蹙眉而言:“此举虽善,然陛下安危,岂能轻视?”

“万一有不测,何以对天下?”

刑部尚书陈立身亦点头附和:“司徒大人所言极是,陛下乃万金之躯,这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差错……”

吏部尚书蔡玄感更是急切地补充道:“若是有心人趁机作乱,该如何是好?”

长孙无忌听后,沉吟片刻,缓缓道:“诸公所虑,诚为有理。”

“然陛下此举,意在体察民情,了解士子疾苦,此等亲民之心,岂可因噎废食?”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李承乾微笑道:“诸卿所忧,本宫岂能不知?”

“只是父皇此举,意在亲政爱民,彰显我皇家与士民同心。”

继续阅读

“本宫已安排锦衣卫暗中保护,确保父皇万无一失。”

司徒典闻言,面色稍霁,却仍忧心道:“太子殿下,此事非同小可,万一……”

“司徒大人,”李承乾打断他,神色坚定,“本宫明白你的担忧,但请放心,锦衣卫乃我朝精锐,个个出身于长林军麾下嫡系,必能确保父皇安全,且此举对于凝聚士心,意义重大。”

长孙无忌听后点头赞许:“殿下所言极是,我等应支持陛下此举,同时严密保护,确保无虞。”

众臣听后,虽仍有顾虑,但见太子与赵国公都如此说,便也不再多言。

此事遂定,朝野上下,皆期待此次陛下与学子们的亲近之举,能开创一代亲民新风。

待此事落下,长孙无忌又奏道:“殿下,东宫太子妃之选,亦是国家大事,关乎皇室血脉与未来。”

“此事亦需早早定下,以安东宫之心,稳朝野之望。”

李承乾闻言,眉头微挑,轻笑道:“赵国公,父皇宫中,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之位尚虚,东宫太子妃一事,何必急于一时?”

长孙无忌听后,面露难色,斟酌词句道:“殿下,太子妃乃未来国母,其选不可轻忽。”

“早日册封,既可安定人心,又有助于东宫之稳固。”

李承乾却是不以为意,摆手道:“本宫知道大人们都是好意,但本宫认为,太子妃之选,需慎之又慎。”

“不可因一时之急,而误了终身大事。”

群臣闻之,皆是面露难色,彼此相视无语。

他们心知太子殿下所言虽有理,但太子妃长期虚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长孙无忌见殿下坚持,也不便再劝,只得躬身道:“殿下所言极是,臣等自当遵从。”

“只是,此事还需早作打算,以免日后仓促。”

李承乾点头,微笑道:“赵国公放心,本宫,心中有数。”

“待到时机成熟,自会禀明父皇,择贤淑之女为太子妃。”

群臣见状,虽心中仍有疑虑,却也不敢再多言。

此事便暂且搁置,留待日后慢慢商议。

随后,李承乾目光转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