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他日,我亦非不能入中书省!!!(2 / 3)

保持影响力。”

“真是两全其美之策!”

萧德言见李泰面露喜色,知道自己的计策已得殿下欢心,心中自是欣慰不已。

他深知,只要李泰能依计而行,未来的前程必然不可限量!

于是,他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微微躬身,与僚臣们一同退下!

离开正殿后,萧德言的心情愈发轻松愉悦。

他心中暗暗得意,觉得自己的智谋与远见终于得到了认可。

甚至开始幻想着,有朝一日或许能坐上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然而,他也知道,想要实现这一宏图大志,就必须为自己的未来精心铺路。

而首要之务,便是设法进入中书省!!

一想到若能进入中书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萧德言便激动不已。

“若是能进中书省,我便能更接近权力的中心,更能为殿下出谋划策,助他一臂之力。”

“同时,也能为今后仕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想到这些,萧德言不禁有些飘飘然!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身着丞相袍服,站在朝堂之上,与君王共商国事的场景。

这种憧憬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

……

这一日。

阳光透过学堂的窗棂,洒在众皇子的案几上。

学堂内,一位大学士正滔滔不绝地讲授着经史子集,他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吟浅唱。

仿佛将古人的智慧与情怀都融入了这堂课中。

继续阅读!

“夫子今日所讲,乃是《左传》中的‘曹刿论战’。”

大学士抚须而谈,娓娓道来。

“曹刿以布衣之身,尚能为国谋划,其智其勇,可见一斑。”

“诸位皇子身为天潢贵胄,更应以此为鉴,勤学不辍,以备他日为国家栋梁。”

众皇子闻言,反应各异。

李恪眉头微皱,似在沉思曹刿的智谋。

李佑则面露不屑,显然对这古老的战事不以为意。

李愔低着头,偷偷把玩着手中的玉佩,显然心不在焉。

而李恽则是双目放光,似乎被大学士的讲述深深吸引。

至于年幼的李贞,他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在学堂的一角,李治和李泰却显得格外认真。

李治端坐在案几前,双手捧书,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大学士的每一句话,仿佛要将这古人的智慧都铭记在心。

而李泰则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显然在深入思考着大学士所讲的内容。

每当大学士提出一个问题时,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

其见解之独到、思维之敏捷,让大学士都为之侧目!

直到学士口若悬河,细述古代战事的种种奥妙。

从孙子兵法到战国策,再到楚汉争霸的英勇事迹,他的话语仿佛将众皇子带入了那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岁月。

正当众人沉浸于学士的讲述之中时,李泰却突然举手,面带思索之色。

学士微微颔首,示意他发言。

李泰站起身,声音朗朗:“夫子,学生有一事不明。”

“方才您所讲的战事,固然精彩绝伦,但行军打仗,除了兵法、策略之外,是否还应考虑各地的农时、地利等因素?”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后勤筹谋同样至关重要。”

此言一出,学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众皇子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李泰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这种课听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