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着这次会面的重要性。
赵煦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皇冠,面容英俊而威严,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自信。耶律洪基则身着契丹传统的华丽服饰,身材魁梧,目光深邃而复杂。
赵煦率先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耶律洪基,你可愿为辽王?”
耶律洪基微微一怔,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这一问背后的深意,沉吟片刻后回答道:“大宋皇帝,此问何意?我本就是大辽之王。”
赵煦轻轻一笑,目光紧紧盯着耶律洪基:“朕之所言,你应当明白。如今宋辽局势已定,朕欲与你共商和平之策,若你真心愿为辽地百姓谋福祉,为辽王之位,亦当有所改变。”
耶律洪基皱起眉头,神色严肃:“宋皇,我大辽子民英勇善战,从不惧战。但战争带来的只有生灵涂炭,若能和平,自是百姓之福。只是不知宋皇所谓的改变,具体何指?”
赵煦站起身来,踱步至营帐中央:“朕望你能真心归服大宋,约束辽军,不再侵犯宋土。作为回报,朕可许你在辽地继续为王,但需接受大宋的一定管辖。”
继续阅读
耶律洪基脸色一变,愤怒之色一闪而过:“宋皇,如此条件,岂不是要我大辽成为大宋之附庸?这让我如何面对大辽的列祖列宗?”
赵煦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耶律洪基:“非是附庸,而是共同发展,共享太平。大宋的文化、技术皆可传入辽地,造福你辽地百姓。难道你不想让你的子民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耶律洪基沉默不语,心中权衡着利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宋皇,此事重大,容我再思量思量。”
赵煦重新坐回座位,端起一杯茶,轻抿一口:“好,朕给你时间考虑。但你要明白,和平的机会难得,莫要错失。”
耶律洪基点了点头,陷入沉思。营帐内一时陷入了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吹动营帐门帘的声音。
过了片刻,耶律洪基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宋皇,若我答应你的条件,大宋当真能信守承诺?”
赵煦放下茶杯,郑重说道:“朕乃大宋之君,一言九鼎。只要你真心归服,大宋必不会亏待辽地百姓。”
耶律洪基长叹一声:“宋皇,我虽为辽王,但也不愿看到百姓受苦。只是如此一来,我大辽的尊严……”
赵煦打断他的话:“尊严并非靠战争和对抗来维护,而是通过百姓的安居乐业,国家的繁荣昌盛。若能和平共处,辽地在大宋的庇护下,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耶律洪基再次陷入沉默,良久之后说道:“宋皇,可否让我与大臣们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赵煦微微点头:“可以,但时间不宜过长。朕希望能尽快听到你的答复。”
耶律洪基拱手道:“多谢宋皇。”
数日后,耶律洪基再次来到营帐。
“宋皇,经过与大臣们的商议,我愿意接受你的条件。但还望大宋能给予我大辽一定的自治之权。”耶律洪基说道。
赵煦笑了笑:“只要你真心归服,一些合理的自治之权,朕自会考虑。”
耶律洪基松了一口气:“如此甚好。希望宋辽自此之后,永无战事,百姓皆能安享太平。”
赵煦站起身来,走到耶律洪基面前:“朕亦有此愿。今后,宋辽当携手共进,共同繁荣。”
耶律洪基点头称是:“愿如宋皇所言。”
此后,两人又就一些具体的细节进行了商讨,包括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
赵煦说道:“朕将在边境设立互市,促进宋辽之间的贸易,让双方百姓皆能受益。”
耶律洪基回应:“如此甚好,大辽也会提供优质的马匹和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