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太空摩天轮(中)(2 / 3)

是太空城的主要居住区,预计建成后可以满足三到五万人居住生活;中环将模拟火星重力建造一套生态系统,预计建成后能够满足3千人左右居住生活,用来研究移民火星的可能性;内环主要分为三部分功能,模拟月球重力环境、能源系统、武器系统。中间圆盘内部,将会分隔几层舱室,做为失重和微重力研究区,以及失重生产区,在这里生产高精尖的产品。

中心圆盘的其中一面被设计成了一个小型星际飞船的停机坪,并修建了一条长达 1100 米、宽度达 160 米的跑道,这条跑道同时也可作为太空港的跑道使用。此外,中心盘的中心位置便是太空港的主要出入口。而在星际飞船停机坪的另一面,也就是摩天轮的外部,则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挂点,这些挂点的主要用途是安装太阳帆。由于这一面会经常直面太阳,因此它成为了安装太阳帆的理想位置。在摩天轮内部,计划将安装八个核裂变发电站群,总功率可达 八千万 Kw。再加上外部广阔的空间可以安装大量的太阳帆,使得摩天轮上拥有极其充足的电力供应。

继续阅读

如此巨大的空间站,自然少不了安装自卫武器。沿着几个主辐条以及三环表面都布置了许多武器发射口,从外部看去,这些发射口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宛如一只刺猬。相比之下,老美曾经吹嘘的所谓“星球大战”简直就是小儿科,与这座宏伟的太空摩天轮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而沿着摩天轮的外环,还安装了不少离子推进器,当喷口沿着切线方向时,可以推动摩天轮自转,而调整离子推进器的方向,则能推动摩天轮在太空中移动变轨。

如果真要按照这个设计来实施的话,那么主体结构的建造成本将会非常高昂,保守估计也得超过 3 千亿元才行。但是,如果我们将其简化一下呢?比如说,在外环和中环只建设八分之一的部分,这样一来,整个建筑就会呈现出一个哑铃形状。如此一来,建造成本大概只需 500 亿元左右即可。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因为主体结构的建造成本实际上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内部各种功能区的分隔装修则需要更多资金投入。根据预估,这些费用可能会达到主体建造成本的五至十倍之多!

在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大家最终决定还是要建造完整版本的摩天轮。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起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而且,从长远来看,主体结构的建造成本在整个空间站项目中的比例相对较小,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先集中精力把主体工程做好,然后再逐步完善其他功能区域。毕竟,这个空间站可是打算使用好几百年的,时间还长着呢。就好比农村盖房子一样,手头不宽裕的家庭往往会选择先把房屋的主体结构搭建好,后续的装修工作可以慢慢来完成。

实际上武器系统、各种设备等等的费用比建造摩天轮还要高得多,估计是建造加装修成本的10倍以上。不过主体结构的制造成本再高,也只是钢筋混凝土而已,并不是太难完成。但是按现在的航天技术,怎么把摩天轮发射到太空中才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是常规发射,发射成本将会是制造成本上百倍。不过之前说了不考虑发射问题,略过。

2010年底李秋霞确定按照初步方案进行了施工设计,继续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把任务分解后发给各高校勤工俭学,设计费前前后后都花了几十亿。虽然看起来这个设计很靠谱,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各高校的学生还是非常乐意参加这个项目,毕竟是设计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能赚点生活费,何乐而不为,而且现在实现不了,也许将来就实现了呢。

这个项目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超级科幻大片!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呢?全世界除了极少数人外,其他人都认为李秋霞只是被李富贵宠溺得无法无天,有钱没处花,纯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