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事物两面性(2 / 2)

师韵乡隅 南北有乔木 1085 字 3个月前

的收费,学生不去还不行,因为老师把重要的知识点都放到补习班讲了,学生要是不听就不会,不会成绩就差,成绩差就考不上好学校,考不上好学校就要落后于人,甚至沦落到打工的地步。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怎么看待教师这个职业?是仅仅把当老师看作谋生的手段?还是能清晰地认识到老师是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是学生的领路人?”

杨伟民说到这里,会议室静得落针可闻,老师们表情凝重,心情复杂。就连刘主任也被杨伟民的话震撼到了,一向巧言灵便的他,竟然无话可说,无言以对,甚至有一种被架起来拷打的感觉。

在刘主任看来这些话本来应该由他一个领导提出来,没想到杨伟民全指出来了,而且非常全面,无可挑剔。正因为全面、无可挑剔,他才感觉如芒在背,似坐针毡。

当然刘主任也不能打断杨伟民的话,因为他提不出比杨伟民更高明的建议,也给不出比杨伟民更合理的说法,只能硬着头皮和众老师们一起认真聆听。他在心里自我安慰道,杨老师毕竟是我的老师,知道的比我多,了解得比我全面是自然的,理应如此。作为领导不一定要什么都懂,而是要有能激发手下人斗志和才能,合理分配资源,正确运用人才,这才是领导们的职责所在,最起码他在这方面做得还是相当到位的。

杨伟民继续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是幼小的学生启蒙的导师,是孩子们心灵窗户的开启者。那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一个谋生的手段,老师关系着孩子们的未来,甚至会影响着学生们的人生。往大了说,老师们的道德水准的高低,学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关系着祖国未来。因为青年人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这么重的任务,如此沉重的担子,作为老师怎么敢有一刻的松懈,又怎么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师韵乡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