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姬家公子(2 / 3)

谢台姝色 懒橘 1555 字 3个月前

行遭到了朝中主和派的强烈反对,姬相是为数不多愿支持帝王决断的大臣之一,他自请为使臣去与大宛谈判,并亲自劝说已经退隐数年的前镇国大将军岳楼飞再次出山,领东路军与自己一同北上大宛,助祯和帝铲除敌患。

那是大靖休养生息二十多年后,首次举倾国之力的征伐大略。

本该十拿九稳,但大将军岳楼飞与姬相的东路军却在进入大宛境内之后,不幸碰上宫廷内乱,两位文武元老双双死在了大宛,东路军狼狈撤逃,并不曾西援祯和帝的主力,这次征伐以败北告终。

虽然行动失败,但姬相力排众议,全力支持祯和帝的宏图大业,并为此牺牲,还是令祯和帝感念他的情分,故赐谥号“文成”。于是姬家越发简在帝心,深受圣上倚重。

别看眼前这位姬公子闲云野鹤,没有在朝领职,说话的分量可是一点不比四品京官轻。

要是能讨得姬家的好,以后还愁没出路吗?

想到这儿,殷县令的脊背又压低了三分,笑容咧得更大了。

“公子喜欢便好,下官给您准备了一些菜肴,乡野鄙陋,自没有皇都精细,公子便当尝个鲜,就着美景赏玩赏玩。”

菜肴一一摆上来,中间便是一道鳆鱼炖鸡,周围摆着烩鲈鱼、八宝鸭、锦衣玉带、蟹黄汤包、清汤豆腐、银鱼羹、银丝菜,并一碟鲜红的樱桃,一壶雨前龙井,一壶桃花酿。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风味独具,荤素得宜,并没有紧着什么名贵便上什么,人姬公子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山珍海味还吃得少吗?

殷县令见姬殊白提筷享用,脸上不见嫌弃之色,不由大松口气,心里又泛起一股细微的得意。

这菜单子,还是林蕙亲手拟的,这第一关算是过了吧。

他积极地布菜,但姬殊白并未用多少便放下了筷子。

殷县令忙令人撤菜盘子,然后观察着姬殊白的脸色,问话的声音比问熟睡的小祖宗还要轻柔:

“公子,用着可好?”

“甚好。”

姬殊白依旧很给面子,殷县令眉目松松地笑,为他斟了一碗茶,道:“下官自上任钱塘县令以来,虽未曾有大政绩,却深觉钱塘乃人杰地灵之所在,县中子弟好学,明年便是春闱,这会儿正是他们悬梁刺股的时候,公子高才,可能前去赐教一番?对了,书院中,还有一块王庭衍亲笔题写的石碑。”

“好。”

这位贵气凌人的姬公子虽然话不多,但可以说得上平易近人,一切任由安排。

殷县令胆子也逐渐大起来,去过了书院,马车便在女学门口停了下来。

姬殊白从车窗内看了一眼,见一个妇人由婢女陪着站在外面,双手交叠在身前,含笑对自己施礼。

他向殷县令投去清淡的目光,殷县令陪笑道:“公子,这是内子林氏,是前淮南转运使林云海之女,这间女学便是她一手办的,别处没有,所以请公子来看一看。”

姬殊白望向那牌匾,盯看片刻,这才从马车上下来。

林蕙比她的丈夫大方得体许多,亲自为姬殊白讲解女学的处处巧思布置,语调缓急抑扬有度,倒是平生趣味。

此时讲堂里书声琅琅,姬殊白略听了一耳朵,听出是寻常的内训、女论语之流,便抛在了脑后。

林蕙延请他进讲堂的隔间小坐,上了一盅上好的天山毛尖。

讲堂里的众人还不知,隔着一道门,有一个陌生男子在静静品茗,旁听课业。

塾师在讲书,底下听课的听课,打瞌睡的打瞌睡,看画本的看画本。

乔大宝拿正经书挡着不正经,捂嘴正在兴头上,从头到脚都透着“玩物丧志”四字。

妙荷见状,轻声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