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金光的反驳(2 / 3)

押送也是大问题”

“同样,守军的城防炮,口径更大,威力更强,汉中和襄樊一线,关城重重,伤亡不会小”

顿了一下,金光再次看了看龚铭,点了一下头,再把戒尺指向江淮一带,继续说道:

“所以说,龚侍郎说的对”

“我朝将来北伐,确实是应该效仿太祖皇帝,选择东线北伐的战略”

“守江必守淮,整个江淮地区,是古往今来,大战役最频繁的地方,远超中线和西线”

“江淮地区,位于全国的腹部,跨过长江就是江南,西进就是湖广,北上就是山东,河南中原等战略要地”

“整个江淮地区,水网密布,南面是长江,穿过山东就是黄河,里面有淮水、涡河、泗水和京杭大运河”

“特别是徐州,也就是古代的彭城,黄河夺淮入海,周围河流湖泊密布,已经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因此,我朝更应该先定江南,定鼎南京,再伺机北上江淮,驱除鞑虏,光复华夏”

没错,兵部右侍郎金光,继续给兵部左侍郎扶纲,一顿猛夸赞。

当然了,话里话外,他也添了不少自己的东西,就是把江淮地区的重要性,说给了朱皇帝听。

且,他特意指出,江淮地区,是古往今来,大战役决战,发生最多的地方,远远超过汉中和襄樊地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因为江淮地区,水网密布,水路交通太方便了,四通八达的,后勤压力也比较小。

更重要的事,河流湖泊多,水系太密的话,有利于南方政权,船多水手多啊,运输太方便了。

“但是”

有因果就有但是,说完江淮以后,站在前面的金光,话锋一转,不再理会龚铭了,而是看着朱皇帝,满目自信,大声说道:

“有一点,微臣不赞同”

“那就是立刻出兵湖广,快速挥师南下,定鼎南京旧都”

“微臣倒是认为”

“我朝的当务之急,是少量增兵湖广,拖住湖广的战事,就行了”

“陛下的主力大军,则是应该快速回师云南,休养生息,整顿西南五省,还有缅甸中南半岛”

没错,前面夸的有多猛,后面的反对,就会的有多狠。

打擂台嘛,肯定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否则金光也不会站出来,直接弃子认输算了。

这种名利场,如果一个谋士出身的重臣,都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战略,更不敢站出来打擂台。

那就不好意思了,外宽内忌的朱皇帝,肯定会立刻弃用金光,哪里凉快,就待哪里去。

道理很简单,坐上龙座的大明皇帝,日理万机,日夜操劳,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大战略啊。

收拢那么多谋士,能臣干吏,重臣大将,不就是为了分担国事吗,既然没胆子站出来,留着干啥。

“第一点,微臣说一说,回师的重要性”

“微臣记得,陛下的成名之战,就是磨盘山的伏击战”

“就是那一战,陛下封神之战,彻底打断了,满清西征大军的脊梁骨”

“但是”

“距离那一战,仅仅过了9个月时间而已,时间太短了,西南五省的民心,还没有彻底稳下来”

“且,陛下一直在外征战,远离昆明首府,纵横东西几万里,也到了回朝的时候了”

“还有,将乏兵疲,将士们的思乡心切,私底下怨气不少,容易造成军心不稳”

“再有一点,中南半岛的上中缅甸,阿拉干,旧港府,也是第一次拿下来,需要陛下坐镇昆明府,威慑整个中南半岛”

这个金光,哔哩吧啦,说一大堆,着重说明回师的必要性。

他还是聪明人,先把朱皇帝夸